近年来,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所获得的金融支持不相匹配"紧密相关。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占据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是我国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更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提供了50%的税收,贡献了65%的GDP,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 然而,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却深受融资难题的困扰。政策体系不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小企业资本和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个别中小企业拖欠账款、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观念淡漠等不利因素都制约着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获得。去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经济运行风险放大,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帮助其破解资金运行难题,减轻资金运行压力,以更好地化"危"为"机",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话题。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走访了浙江、江苏等地的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地都采取有效措施为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呈现出三大喜人变化。 笔者发现,各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根本转变。与以往金融机构单一竞争大客户不一样,目前不少金融机构已逐步认识到了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重要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信贷资源正向中小企业倾斜。与此同时,不少地区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一些大银行还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设立了专门的事业部或者在中小企业集居地开设了中小企业中心等专营机构,把人员、机构独立出来,单独考核、核算和定价,朝着"专人、专业、专注"的方向发展,力求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做专做大,发展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盈利点和服务客户的新优势。而随着中小企业业务的开展,这部分业务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另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有了很大丰富。不少银行根据各地情况开展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贷款模式的创新。据了解,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经济区域、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水平、资金成本、风险成本以及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确定和调整小企业贷款利率水平,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自主开发了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系统。与此同时,各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日趋丰富。为解决小企业"无抵押、担保难"问题,部分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箱式信用共同体"、"伞式信用共同体"、"街区信用共同体"、"小企业联保共同体"等,为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联保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创新了自然人保证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商铺租金贷款、工程机械按揭贷款等小企业信贷产品。针对小企业的现金流特点,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小企业定贷零还贷款、小企业循环贷款、小企业分期还本付息贷款、小企业一次还本分次付息贷款等信贷产品,更加适应小企业的现金流特点,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当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变化最大的还属融资环境的大大改善,这也是三大变化中的一大亮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光靠银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事实上,近年来,各种金融组织甚至民间金融组织的组建、规范和发展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此外,包括风险创业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小企业板市场,以及小企业的债券市场等的发展也成为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措施。 建行镇江分行中小企业中心副主任耿毅表示,未来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仍然重在融资环境的继续优化。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偏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首先需要适度放宽其风险容忍度,在风险拨备上也应相应加大。此外应继续健全财政补偿和呆坏账核销制度,对从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银行信贷人员实行"尽职免责",确保业务开展无后顾之忧。政府也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完善融资环境,比如完善担保体系的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体系。与此同时,还要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小企业贷款的模式,通过标准化操作过程来有效把控风险点,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中,从而减少该类贷款出现风险的可能。 毫无疑问,尽管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时难以彻底解决,今天的探索和成绩,无疑给还处在"寒冬"之中的不少中小企业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