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PMI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以及采购量指数升势最为显著,均出现了5个百分点以上的环比升幅。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工业增速和发电量出现探底回升势头,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位于低点,这表明本轮存货调整可能已经接近尾声。而企业在前期快速去库存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杀价促销手段,对PPI和CPI造成下行的压力也将逐步淡化。 此外,从目前的形势看,2月份金融和工业生产数据也有望继续保持较好势头。这些均表明,我国经济的短期底部可能已经确立,去年三季度后企业加速进行的存货调整也暂告段落。 这一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4万亿元投资计划。去年下半年以来,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行业受库存调整和生产下滑的影响最大。而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推出,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一方面有效刺激了重化工行业的需求,使企业去库存化进程加速;另一方面刺激了信贷快速投放,使企业资金周转更加顺畅。可以预见的是,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及其他>其他>其他措施带动下,未来宏观经济出现更坏情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不过,2月份以来,钢铁及部分有色金属价格又出现了下行苗头,少量先前复产的钢铁产能则再次停工。这一方面可能说明经济初步好转后,企业"补货"行情暂时结束,另一方面则说明存货消化问题尚可做进一步剖析。目前,以有色、基础化工、电力为代表的上游产业存货调整已初告段落,而中下游产业则传导调整速度相对较慢;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行的主动存货调整已逐步结束,而房地产等行业的被动去库存化则尚待时日;企业及销售商的狭义去库存化已渐近尾声,但消化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广义去库存化之路仍相对漫长。 分析人士认为,要彻底消化产能投资和库存压力,首先,需要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回暖,凭借需求的有效回升刺激总供给。 其次,应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国债和赤字规模,加大公共投资力度,有效提高投资乘数,熨平经济周期。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物价形势,促进消费增长。 再次,应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和兼并重组,鼓励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2000年前后,我国不少国有企业也曾面临产品滞销、经营困难等问题,最终成功实现了调整。从这个角度看,本次经济调整同样"危中有机",企业或许能在产需结合能力方面更上层楼。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