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 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日前已获国家民政部、国资委批复成立。 "当前新形势下,组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真可谓生逢其时,意义非凡。"3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在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预备会议上表示,伴随着钢铁、物流一并列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钢铁物流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行业事务部主任张明同样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一种需要"。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钢材贸易及出口可能将愈加困难,尤其我国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大,钢铁物资流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机遇。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为中国钢铁流通企业在严冬、逆境中协同作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搭建平台。 其实,从深层意义上看,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的成功获批,在很大程度上透视出了今年我国对整个物流行业的重视,尽管物流业只是搭上了"振兴规划"的最后一班车。 物流业支撑地位凸显 随着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内物流行业终于"扬眉吐气"。 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从高层认识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会议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对本报记者谈道,此次提出物流、振兴物流是国家从高层认识到物流作为支撑行业的重要性,倘若没有最后这一项物流产业的振兴发展规划,前面九大产业振兴规划都将会有发展瓶颈。 何黎明举例道,2008年我国GDP约为30万亿,物流业总额90万亿;换句话说,一个单位的GDP就需要三个单位的物流。显然,如此大幅度下,只有国家拥有了发达的物流业才有可能更好地降低产业成本,提升发展效益。 尤其对于钢铁行业,多年来我国钢材流通领域的现代物流一直处在蓬勃发展之中,但钢贸企业的物流成本却迟迟居高不下。有调查显示,中国钢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达20%25,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8%25~10%25。 "这主要取决于钢铁物流产业链能否很好和谐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虞瑞泰介绍,目前国内钢铁制造企业约4000余家,从事钢材贸易企业高达25万多家,钢材市场近663家,钢铁业内担保公司约500家,占到全国的16%25。另外,2008年全国物流总量约达290亿吨,其中钢铁物流总量约45亿吨~50亿吨,预计2009年全国物流总额将达到110万亿左右。钢铁物流业的有效发展是与国家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的。 从发布的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来看,钢铁、物流分别位居"一首一尾"。可谓"有头有尾",张明激动地谈道,倘若这两大产业能够合理结合,真如十大振兴产业中那样首尾贯穿形成产业链条,共谋发展,定将创造钢铁物流领域新的发展机遇。 显然,"眼前形势下,成立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也正是为了促使这一目标的尽早实现。"这一点同样得到了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领导的证实。 钢铁供应 链条再升级 "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目的就是将钢铁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单体进行有效交流、合作与整合。"担任钢铁物流 专业委员会主任的西本新干线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虞钢对本报记者表示,"其实,我们专业委员会有这样一个理想,便是努力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供应链,并以一种融合、开放的环境,消除钢铁供应产业链上的门派之见,利益的博弈之争,还有企业地位的强弱高低之分等,继而升级整个钢铁流通行业。" 为此,虞钢提出了实现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构想,我们将以企业交易链条上的所有重要组织的利益为中心,强调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资源全面优化及协同发展。 可以看得出,这一现代物流供应链既不同于以供应链上某个"环节"为中心、片面追求最高效率的传统物流,也不同于强调全面控制、片面追求稳定性的上下游一体化。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从自身核心竞争力出发,强调分工合作,追求稳定与效率的平衡,同时也能快速反映市场需求及战略差异化,追求高稳定、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从而达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这种基于供应链的纵向战略合作组织是适应当今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可以预见,钢铁物流行业引入现代物流供应链以"整个供应链为中心"的整体竞合理念必将成为钢铁业未来竞争的新焦点。 当然,从现实角度看,钢铁物流领域借助这一平台,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交流与合作,更好地联手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还将最大化地改变产业链上"钢铁原材料大涨大落、钢铁生产商供应无序、钢材流通商盲目囤货、终端用户需求有效释放无门、钢市价格 起伏不已--"等尴尬现状。 "乘风破万浪",在如此大好环境下,我们深信"钢铁物流"必将成为这次国家振兴物流产业规划期间的一颗闪亮新星。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