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中国楼市真没有几个人看得懂。媒体对此用得最多的词是"逆市提价",比较典型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和深圳。比如,北京多个在售楼盘3月份悄然提价,多数楼盘提价的幅度超过10%,而且,成交量似乎也在回升,3月1日至15日,商品房期房成交5232套,比2月上半月的2025套翻了一倍,接近2月份整月5800余套的数量。 对这种量价齐升的表现,房地产业界的看法基本分为"左中右"三派:乐观者认为房地产调整周期已经结束,价格触底,量价将重回升势;不乐观者认为,由3月份的"小阳春"并不能断定房地产告别调整周期,很多房地产企业仍有"猝死"的可能;比较中立的看法认为,房地产的走势很难判断,还需观望。 相对于业界的分歧,民众的看法似乎比较一致。高达三成的民众认为,所谓楼市的"小阳春"根本不能证明房地产价格已调整到位,房价下跌的态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更有媒体指出,所谓"小阳春"不过又是开发商商自导自演的闹剧。 一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有关信息均由开发商垄断,有鉴于此,对3月份的楼市,的确有仔细分析之必要。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至今,连一个全国通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价格指数都没有。比如,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是36个大中城市的价格指数,而房地产企业协会用的是中房指数,各地又有自己的价格指数,一些房地产经纪机构更是各取所需,自编指数。如此种种,造成了信息混乱和价格乱象。面对"指数"失真的乱象,判断3月份楼市"真涨"还是"假涨"都不易,遑论由此判定楼市底部已现,开始反弹回暖了。 鉴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地位,我们当然希望楼市早日走出萧条,以稳定经济,但这必须以尊重价值规律和产业周期为前提,而不能通过提价造成楼盘好卖的假象,人为制造虚假繁荣。 判断房地产触底回暖,不应仅仅依据"价"、"量"的短期回升,更应分析回升的原因和是否具有持久性。我们发现,北京楼盘近期提价的多数是超低价格销售的项目,这些楼盘为了在短期内取得销售业绩,以低于区域均价30%的价格开盘,而在3月份销售略有好转的情况下,又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了一定幅度的提价。显然,这种涨价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当然,开发商也可以反驳,因为数据欠缺(其实数据因为控制在开发商手里很难完全获得),以上分析的确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楼市已触底回暖之论。但我们可以从目前的经济形势、产业周期和房地产政策判断楼市的未来走势,这些信息并非开发商可以控制。 首先,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仍极为严峻。国外房地产市场亦告诉我们,处在金融危机之中,鲜有房地产市场逆势上涨的例子。一般情况是,金融危机见底以后,房地产市场本身的调整都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房地产市场指标从来都不是一个先行的指标。 其次,产业周期看,虽然有些专家老是强调,刚性需求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的上升趋势,然而,房地产本身是有自己的周期规律的,并非只升不降。特别是,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此前的暴涨已提前透支了未来的上涨预期,在这种情形之下,调整在所难免。按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房价周期一般是10年左右,其中6年为上升期,上升幅度大约为40%;4年左右为下跌期,下跌的幅度为25%左右。从国际上房地产泡沫破灭见底的规律看,只有发生价格大幅下跌、开发商大面积倒闭,才意味着泡沫真正见底。很显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无论就调整时间,还是价格调整幅度而言,都依然明显处于下降通道。 再次,看看房地产政策。2009年国家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不再控制房价,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入市,房地产市场的基因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障性住房客观上起到打压房价的"平准基金"的作用。另外,高达近2亿平方米的空置面积和近万亿元资金缺口,也无法支撑价格的上涨。据估计,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南京等全国15个城市现有的商品房库存,需要20多个月才能消化完毕。因此,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像模像样调整的情况下,轻言触底反弹,无疑有点过于乐观和自欺欺人。 我们不否认,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巨大的刚性需求的确存在,但也应该看到,前几年的暴涨不仅将未来的上涨空间完全透支,更将目前居民的购买力全部透支。而房地产价格畸高已成目前内需不振的主要根源,其危害甚至比医疗、养老等社保项目的不健全都大。当居民一生的收入绝大部分都拿来购房,对内需的"挤压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诸多理由告诉我们,目前支撑房价上涨的理由实在过于匮乏。从目前而言,价格仍然是制约房地产最终回暖的最大障碍。而且,经过多年和开发商在信息方面的博弈,民众的消费心理日渐成熟,不会轻易随着开发商的指挥棒翩翩起舞。房产商可以利用自己控制的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制造房价上涨的"无知之幕"和迷局,但最终决定市场走势的,仍然是产业周期和价格铁律。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