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玻璃产量居高不下,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玻璃行业装备发展中心主任郭涛介绍,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企业89家,共计投产31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浮法玻璃总产能为11.28亿重箱/年。其中:在产生产线246条、产能为9.41亿重箱/年;停产冷修生产线66条、产能为1.87亿重箱/年。
相对于过高的产量,市场对于玻璃的需求量却在逐渐下降。刚刚过去的2014年,以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好、玻璃存货增加画上了句号。
在玻璃行业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和要求。2014年12月29日,在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年度会议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佰恒在谋划和布局2015年工作时指出,在发展目标与战略定位上,要以本土化发展为主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树立“走出去”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经营。因此,走出去成为了玻璃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目标。
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国内一些玻璃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日前,信义玻璃官方指出,信义玻璃斥资7700多万港元收购位于马六甲的土地兴建玻璃生产厂,预计总投资达15.6亿港元,希望通过在马来西亚投资,打入东盟市场。公司行政总裁董清世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公司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董清世表示,考虑到马来西亚的外资策略,政治稳定,劳动力及原材料供应成本、技术及其总体经济的增长,相信新工厂将会为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他指出,新工厂的生产将不仅限于出口,也会部分投放当地市场,因当地的供应未能满足需求。
再有,沙河市壮大建材有限公司将在坦桑尼亚多多马市建设格法和压延玻璃生产线,可年产玻璃60万重量箱,有望于今年部分建成投产。
据相关资料介绍,这条生产线采用比利时格法生产技术与我国探索研制的吸收浮法技术相融合,是世界上格法玻璃生产的领先技术,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能够较好适应和满足非洲国家对玻璃建材的巨大市场需求。
虽然国内玻璃企业“走出去”将成趋势,但是玻璃企业如何“走出去”?“走出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国内玻璃行业成功“走出去”的案例中,1995年便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的福耀玻璃集团当属领头羊。作为玻璃行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企业,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每每提及福耀的国际化战略,总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对于此问题,也更有发言权。
对于企业应该如何“走出去”,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说,企业“走出去”,首先要弄清楚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是想移民还是想做生意。第二个是,为什么会想“走出去”和准备拿什么东西“走出去”,是产品、技术,还是资本?你具备了哪些条件?比如,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你的产品能够“走出去”吗?你是用自己的品牌出去还是贴牌出去?第三个是,你准备去什么地方?这个世界那么大,有中东、阿拉伯地区、欧洲和美国,以及南美和非洲,你到底想要去哪里?你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你对那个地方了解多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地缘文化、政治文化、人文文化和商业文化,这些都需要深入了解。
“走出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企业“走出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上,曹德旺曾提出三点建议,企业走出去,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要知道‘走出去’的风险在哪里,没有弄清风险,千万别随意对外扩张”;第二要有责任意识,要维护国家的声誉;第三要有使命意识,要通过对外投资,推动我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