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省家具 行业基本运行速度放缓,整体中速增长,而且总值、出口、内销在全国的比重都略有下降。其中,出口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并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实现了从年初的负增长到较快速增长,再由快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变;出现了民营企业出口货值增加、数量减少,台资企业出口货值、数量都减少的现象。内销呈现普通增长态势,出现了一二级市场略有减少,三四级市场略有增加的现象,实际销量比年初的计划减少至少10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2008年家具销售总值184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的1600亿元人民币增加15%,净增加24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6480亿元人民币的28.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达到11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89.7亿美元增长28.7%,净增长25.8亿美元;占全国275.82亿美元的41.9%,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内销104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995亿元人民币增加5%,净增加5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4577亿元人民币的22.8%,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2008年广东家具行业运行有三大特点: (一)、出口形势忽冷忽热 2008年,广东家具一季度出口出现负增长,二、三季度增幅明显,上升至20%~25%,四季度又开始回落到10%左右。美国仍是广东家具最大的出口市场,2008年1~11月,广东对美国出口家具36.6亿美元,增幅仅为3.4%,出口额占广东家具出口总额的39.2%;同期对欧盟出口21.2亿美元,大幅增长32%,成为广东家具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此外,对香港出口家具4.9亿美元,大幅下降48%;对日本、东盟和加拿大分别出口4.5亿美元、4.3亿美元和3.3亿美元,分别大幅增长57.3%、69.4%和50.8%. (二)、较大幅度的"减产风波",引发了10年来的首次"倒闭风潮" 为应对市场变化,2008年,广东家具企业不同程度地缩小了生产规模。其中,90%的台资企业关闭产能30%~50%,一部分台资企业转由其在越南投资的企业继续生产,约15%的台资企业开始尝试开拓内销市场;约70%的内销企业关闭产能30%左右;50%的骨干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内销市场阻击,市场销量比计划急剧下滑30%~40%;15%的骨干企业坚持"两条腿战略",做到内销不足出口补,出口不足内销填,成功地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与减产相伴,广东家具行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倒闭潮。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广东家具行业中小企业倒闭约400家,造成失业工人10万人。这些倒闭企业主要是两类,一是由于台资企业减少产能,使许多为台资企业加工部件的中小企业难以为继;二是是那些产品质量低劣、无照生产的小型企业。 2008年,广东家具企业普遍放缓对外扩张的速度。由于行业发展前景存在许多不明朗因素,至少有一半投资新厂房、新设备项目暂停,三分之一项目减半实施。5%的大型骨干企业由于新建厂房、购置设备等贷款项目,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大面积圈地建厂房,引起比较严重的资金链问题;少数企业将家具生产的利润用来投资股票、期货、基金、房地产,大量资金被套牢,利润大面积蒸发,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随时都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深圳著名的意大利投资迪高乐公司在2008年年底的倒闭,宣示着个别大型企业已经或可能会倒闭。 (三)、企业生产成本、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不同程度上涨 2008年,广东家具企业生产成本先大幅上涨后小幅回落。其中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国产人造板、木材、钢材、油漆、海绵、皮革、布价格大幅度上升,平均上涨20%~40%,第四季度进口木材和国产人造板平稳略有下降;前3季度电力依然紧缺,主要产区顺德、东莞"开四停三"的现象仍然普遍,企业依靠自行发电和购买高价电维持生产,到第四季度电力开始转为充足。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原有的人力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冲击,改变了企业沿用的用工模式,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据统计,新的用工模式使企业人力资源总成本上升20%~30%,约占企业产品销售总值的3%~5%.一些实力较差的中小型家具企业,原本就仅靠微薄的利润来维持日常的运作,《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便成了他们倒闭和搬迁的导火线。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