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平板玻璃工业的发展机遇 (一)市场导向带来的发展机遇 1.市场导向推动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创新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之一。只有顺应市场导向、保持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领先优势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年老店。 2.市场导向为优化产业布局带来的机遇 我国平板玻璃的产业布局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在玻璃行业整体效益好的时候,一些既没有资源优势、能源优势,也没有交通区位优势,又不靠近市场消费终端的地区也建设了平板玻璃生产线;二是大型企业集团的布局相互重叠,造成局部市场竞争激烈;三是部分地区生产线过于集中,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的市场导向,有助于玻璃产业布局向着靠近市场终端、靠近能源基地、靠近资源基地、靠近交通枢纽,区域之间、大集团之间协调发展的方向逐步优化。 3.市场导向为大企业大集团的重组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带来的机遇 金融危机与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使一些玻璃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时也给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供了低成本联合重组的机会,从而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通过快速推进行业内的联合重组推动玻璃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通过市场化运作达到与被联合重组企业的共赢,通过加强与大企业集团的互助合作实现多赢,最终促进企业间的良好竞争、实现玻璃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产业政策导向带来的发展机遇 1.节能减排产业政策带来的机遇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及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产业政策的 实施为玻璃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以下机遇: (1)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科学合理地使用具有节能、安全、环保特性的加工玻璃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这一环节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推进。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有三北高寒地区、冬冷夏热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等多种气候特征,因此要研制开发能适应不同气候特征的加工玻璃产品,以满足建筑节能、国家未来能源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国家对符合《"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实际节能量给予财政奖励,有助于玻璃行业窑炉节能技术、余热发电技术、全氧燃烧技术等综合节能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推动玻璃行业技术进步。 2.自主创新产业政策带来的机遇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为玻璃行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3.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机遇 为尽快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国家迅速出台了鼓励投资、刺激消费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增值税转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平板玻璃行业也将逐步走出低谷。 4.国家经济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 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了构建和谐社会、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不但为玻璃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而且将极大地促进玻璃产品市场向中小城市和农村扩展,为玻璃工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 (三)新型朝阳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用作信息显示终端的各类平板显示器已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平板显示器件(FPD)中最具市场前景的是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这三类平板显示器都必须使用玻璃基板和透明导电膜玻璃,这就为新型玻璃的发展带来了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际电子信息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认为,平板显示器出货面积在2005~2015年10年间平均年复合成长率将达到19%以上。 国内的平板显示器玻璃基片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已成为TN-LCD、STN-LCD生产大国,对0.7~1.1mm浮法玻璃的需求量很大。 目前国内已有70多条ITO导电膜玻璃生产线,年产各种导电玻璃约3000万m2,液晶显示器对超薄玻璃基片的市场需求超过6000万m2。根据信息产业有关专家预计,中国TN-LCD、STN-LCD未来10年内都将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率,因此LCD产业将对我国超薄玻璃的市场需求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 (2)OLED的市场前景不容忽视,也对超薄浮法玻璃的需求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3)TFT-LCD的市场增长异常迅猛,但其需要的无碱超薄玻璃目前国内的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 2.光伏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我国是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短缺的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先后开发出两大类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一类是在单体建筑物的屋顶、幕墙和窗户上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又可分为晶体硅(单晶硅与多晶硅)光伏发电、非晶硅光伏发电。第二类,是大面积集热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晶体硅光伏发电系统与超白玻璃的关联情况,大致是每100W装置需用钢化超白玻璃1~2m2;集热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则需要大量使用优质超白浮法薄玻璃制造聚热镜面,每MW沙漠电站装机需要1万m2超白玻璃反光镜。 无论哪种薄膜太阳能电池,都需要使用镀有TCO导电膜的透明玻璃电极。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和建筑物的窗户组合使用,一旦在建筑物幕墙和窗户上普及使用,将会带动超白玻璃的市场超常规增长。 在国际市场上,太阳能产业在国外每年以30%~50%的速度递增,是目前世界上比IT产业发展更为迅速的产业。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中国太阳能产业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带动了超白玻璃需求的迅猛增长。 二、中国平板玻璃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的挑战 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范围和严重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玻璃行业又一次阶段性的产能过剩。玻璃行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当前市场需求不振、阶段性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 (二)实现行业科学发展面临的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挑战 虽然近几年采用新一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新建的生产线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大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只能生产普通建筑级玻璃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要通过冷修改造将这些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提高为优质玻璃生产线,也面临企业的资金、管理、理念、市场等因素的挑战。 (三)积极支持新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挑战 信息产业、光伏产业等新兴朝阳产业的发展为新型玻璃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玻璃行业要抓住机遇更好地为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材料支撑。 近年来,我国玻璃科技工作者在TFT-LCD玻璃基板、光伏电池超白盖板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超白玻璃基板、TCO导电膜玻璃、STN-LCD超薄玻璃基板等新型玻璃技术与装备方面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也面临着开展前瞻性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实现产业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等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玻璃行业又一次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行业整体效益陷入低谷。但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国家鼓励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扩大内需的政策优势,抓住新型玻璃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的市场契机,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开发出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新玻璃产品,就一定能够共克时艰,迎来玻璃行业科学健康发展的新辉煌。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