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应该转变单纯“存钱”的观念,而是放开眼界,去“花钱”,去寻找寻找能带来正向现金流的房产进行配置,最终让自己及家庭过上舒适的(不是奢华的)和有尊严的(不是骄横的)生活,这也许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吧。
中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国家,记得前阵子讨论退休延迟,支持方称德国人也是65岁退休嘛,而真相是如果德国人按照中国人的作息制度,他们45岁时候就可以把要干到65岁时候的活儿都干完了……这里不管退休延迟合理与否,倒是折射出中国人是真的很勤劳——但是,为什么勤劳的中国人却体会不到自身的富有幸福感呢,或者说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富有呢?
这就涉及如何看待财富,如何看待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储蓄率是很高的,因为老辈人给子女的观念就是要会“存钱”,否则就成了“败家子”这个观念作为我们最普遍也最朴实的“财商教育”,沁入骨髓;不管是在集贸市场风吹日晒的小贩,还是在CBD写字楼里西装革履的金领,也许学历的差距是“初中生vs博士”,但潜意识中他们的财商却一样的:即,认为“花钱”是“罪恶”的,“存钱”才是会理财和投资的体现。
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最重要的是学会“花钱”。因为钱要花得好、花出去要有价值,花出去不仅仅是为了一时的快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的“消费”,而是生活品质的提高和需求满足的体现。当然,“存下来总比败家强”,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财富的拥有者无法让自己手上的钱发挥更大价值,才只能把它存下来。
这并非忽悠,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财富管理理念在支持,即,现金流理论。按照这种理论,“存钱”,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存到银行,广义上说,不考虑资金收益率与回报率,没有持续的正向现金流收入,只是一味求稳,或者用陈旧的眼光、跟风做投资买房,都可以看成是“存钱”。看似资产增加了,规模加大了,但能够消费的钱却变少了。看似是投资了,而实际却是把房子当做了“存钱”的工具和载体罢了!
“买房”这种行为,看似是把钱花出去了,实际上则是固化了自己的资本,不能产生更多的现金流价值,也不能融资抵押,更不能在投资者需要时候随时赎回,因此,这就是“存钱”行为,而非真正意义的“赚钱”!
“存钱”实际上就是让投资者和财富拥有者做了金钱的奴隶。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中写到: 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要成为金钱的主人。多套房产的拥有者不一定就拥有了资产,它们很可能是负债!而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资产变成可以随时变现正向的现金流;而负债,则在不停地吸走你的现金流,致使拥有这些“负资产”的人不得不终日奔波。看似拥有了大量房产,实际上带来的是还不清的房贷;而所谓的收益,不过是寄托在未来房价上涨——还不一定能跑过通胀。
事实上,中国超过95%的房产投资者都不会“花钱”。他们以为投资是在赚钱,其实投资是在花钱——投资需要像企业家一样,对现金流进行投资,思考成本与回报率;而更多的投资者在赚价差的输赢,他们只关注房价、股价、金价银价的涨跌。这种简单期望仅仅在上涨周期赚钱的盈利模式其实就是把投资当成赌博,把市场当成赌场。古人云“流水不腐”,流动的东西就有活力,因此,成熟的、成功的地产投资者会通过“花钱”让钱动起来,在拥有资产规模的同时还拥有现金流收益。循环往复,直到财富规模或者现金流达到了其最初设定的退出机制的目标。
这个退出机制的目标,最佳的选择就是“财富自由”。这就意味着投资者的成功最终标准不是拥有多少套房产,而是通过不断的正向现金流积累,扩大资本规模,实现“不必为钱而工作”:用财产性收入保证不工作的时候也有净现金流入。有的投资者可能拥有不少物业,但每个月下来收入的租金还不够覆盖银行的按揭供款,现金流是负数。像这样的资产在财务负债表上是一个“债务(liability)",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asset)"。作为一个企业的股东也是一样,如果每年从这个企业分不到红利,而只是不断地追加投资,那这份股权也很可能是一个“liability”。
当然,这并不是说储蓄不好,资本的原始积累很重要;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年轻人,莫把“消费”当成“花钱”,不要把财富过多的耗费在满足个人欲望上。只是有一点要把握:存下来的钱总是要“花掉”,但如果花的没价值,那可以说是存得也没价值。
综上,投资者应该转变单纯“存钱”的观念,而是放开眼界,去“花钱”,去寻找寻找能带来正向现金流的房产进行配置,最终让自己及家庭过上舒适的(不是奢华的)和有尊严的(不是骄横的)生活,这也许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