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要按照国家要求,严格执行不再审批煤炭、钢铁、水泥、玻璃新增产能项目的规定,同时,全力推动已获路条的电力、煤化工重点项目与现有生产和在建煤矿联合重组,现有富余发电机组与高耗能行业联合重组。
2016年一季度,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高于去年同期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开门红”体现出了改革释放的强大动力。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发改委了解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价格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顺利推进,有力地增强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活力,截至目前,内蒙古累计出台经济生态领域改革成果14条。
供给侧改革中的“加与减”
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内蒙古供给侧改革重点分为五个步骤: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抓好以五大任务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内蒙古发改委主任包满达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必须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做好符合内蒙古经济发展实际的“加减乘除”法。
“加法”就是要补上产业发展中的短板,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目前内蒙古资源型产业低端化特征明显,煤炭就地转化率为35%,甲醇延伸加工率不足20%,有色金属延伸加工率为55%,而且以初级加工为主。包满达说,“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要重点提高煤炭、钢铁、有色产业的延伸加工。加快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大力振兴羊绒产业,保持乳业领先地位,适度壮大肉类和优质粮油产业,积极培育皮革、沙草等产业,内蒙古要真正成为我国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减法”就是去产能。内蒙古现有煤炭产能每年达到13.16亿吨,产能利用率71%;按国家要求,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四省区每年产能在60万吨的煤矿将关闭,这样的煤矿内蒙古有280个,合计大概1.2亿吨产能。
近日,内蒙古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专项督查组,对鄂尔多斯市和锡林郭勒盟境内未批先建煤矿停建停产工作开展专项督查,14个煤矿已经按照要求全部停建停产。内蒙古将在三到五年内关闭这些矿井。据介绍,内蒙古要按照国家要求,严格执行不再审批煤炭、钢铁、水泥、玻璃新增产能项目的规定,同时,全力推动已获路条的电力、煤化工重点项目与现有生产和在建煤矿联合重组,现有富余发电机组与高耗能行业联合重组。
激发市场活力中的“乘与除”
据统计,近年来,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中87.6%的经费投入到企业,带动企业创新投入36亿元。截至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38家,攻关方向涉及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生态综合治理、稀土、蒙医药等领域,覆盖全区12个盟市。
对于内蒙古而言,做好“乘法”就意味着要补齐创新短板。包满达表示,一方面,内蒙古正在充分整合优质科技资源,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推动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现代蒙医药、生物育种、乳业加工等领域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另一方面,内蒙古在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快修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制度建设,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技研究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已经完成了615项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用“除法”激发市场活力,包满达表示,要继续深化改革工作,一方面,提升方案质量,确保改革方案和每项改革措施都符合中央精神、体现内蒙古特色、解决具体问题。另一方面,狠抓贯彻落实,确保中央和自治区的改革举措件件有着落、有成效。今年年初,国家决定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内蒙古正在抓紧做好后续衔接工作,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包满达认为,“加减乘除”之间存在有机的内在联系,四种手段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新”、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5年年均7.5%的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元左右。
包满达说,设定7.5%的增长率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考虑需要。内蒙古发展不平衡,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领域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许多短板,为了加长短板,需要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二是考虑可能。经过多年的积累,内蒙古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近年来持续有效的投入,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五大基地”已初具规模,一批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和新型化工等重大项目正在陆续开工建设,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将会大量涌现,经过努力,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以实现的。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赵海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主要工业产品需求临近或达到峰值,传统行业产能新增步伐明显放缓,产业组织正在深度重构。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内蒙古应积极通过兼并、重组和资产证券化等资本手段,推动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纵向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形成产业链竞争新优势。同时顺应新一代技术革命和新需求的出现,着力培育“稀土+金属”、非金属材料、核电燃料、多晶硅、单晶硅、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制药系列、新型煤化工、高技术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