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9年,股市告别了持续十几个月的低迷,上证指数从1850点起步,一路高歌猛进涨到2600多点。同时,楼市成交量节节攀升,4月新建住宅成交255.78万平方米,创下2005年以来同月度销售新高。 楼市股市双双复苏,让一度陷入资金困局的房企看到了上市融资的曙光。 巨头尚无时间表 上市大军分两路挺进。一路是龙湖、恒大、星河湾这样的地产巨头积极筹划IPO,一路是金科、隆鑫这样的中型房企欲借壳上市。 恒大地产去年一度很接近成功上市,但最终原地踏步。龙湖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星河湾、香江国际等巨头,在去年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但都没有结果。 恒大曾表示,计划于2008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总融资额在104亿-166亿港元。但因认购额不足,在最后一程折戟,上市计划被迫推迟。 和恒大一样,龙湖、星河湾等公司也曾考虑在去年上市,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纷纷延迟了原定的计划。 近期市场氛围大好,市场传出多家地产巨头在做上市冲刺的准备。不过,面对记者,大部分公司的回答显得很谨慎。 龙湖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龙湖赴港上市的事项仍然在进行之中,但具体何时上市,还要由集团发展情况、行业态势等决定。目前,公司的资金流相对稳定,银行的授信额度尚未用完,一季度回笼的资金有35亿元左右。 恒大一季度的销售额估计在40亿元左右。恒大集团内部人士介绍,从去年9月底恒大就一直坚持低价的销售策略,目前上市时间表没有确定,仍然在等待最佳时机。 一直渴望回归A股市场的富力地产上海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回归A股的计划还在进行中,但具体何时回归,目前尚不得而知。 借壳上市捷径 在通过IPO方式短期内无法实现上市的情况下,借壳上市成了地产企业最好的融资途径。 上海本土地产商率先传出喜讯,停牌近一个月的ST国药近日公布公司重组方案,宣布以定向增发方式购入上海凯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凯迪借此终于达成5年来的期望,顺利借壳上市。 事实上,上海凯迪只是近期多家借壳上市的房企之一。根据坊间传闻及公开的房企借壳数量来看,今年以来,有10多家房地产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置换方式借壳上市。 本月初,ST筑信发公告称,海航置业以4.2亿元现金,对其全资子公司新生地产投资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ST筑信控股股东由天津大通变更为新生地产,海航置业因持有新生地产67.3%的股权间接控制ST筑信,实现了借壳。 据了解,上海、北京等地还有多家地产公司也在寻找合适的壳资源,拟通过借壳的方式实现上市。此外,市场上还有包括厦门的宝龙集团、福州泰禾地产等多家公司有借壳上市的传闻。 "借壳可以较低的成本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对于目前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来说,无疑是一场融资突围之战。"南方证券分析师李宇向记者强调。 还是"很差钱" 上海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4月份,上海商品房销售面积877.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同期,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419.44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4%,比重同比微升0.8个百分点。 尽管近期楼市回暖迹象明显,但经历过十几个月的严寒期,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依然很"差钱"。 "虽然在此轮销售热潮中,部分房企资金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但整体来看,开发商仍然缺钱,上市融资的成本远比银行贷款低廉。"沪上房地产专家蔡为民向记者表示。 现在的市场竞争与前几年有太大差距,开发商每年销售额只有在超过百亿元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更强的实力在土地市场、品牌号召力、项目开发等环节领先一步。而这些都需要资本平台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银行贷款已不太现实,因此股市一直被业界看作是最好的融资平台。 "不上市就无法做大,万科等房企这些年来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都是依靠不断在资本市场融资。" 南方证券分析师李宇表示。 好时机仍需等待 "现在融资成本最低,所以基本上只要有上市机会,开发商都不会轻易放过。"杨红旭分析道。 兴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可能是一个相对容易上市的时间点,但是股价偏低,"关键在于价格,如果房企能够承受以较低的价格上市,即使市场再差,机构投资者也会考虑。" 但是现实远没有假设来得简单。一个共识是,此前靠大规模土地储备而获取上市筹码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今后机构投资者更加青睐有稳定现金流、有一定比例的投资型物业,以及盈利模式较好的房地产企业。"王林强调。 李宇也认为,目前并不是上市的最好时机,今年拟上市房企将面临较大的压力,目前股市的波动性仍很大,楼市也不容乐观,又加上上市的种种限制加强,即便上市,融资额度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