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业发展30 年,一路走来,销售模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请木匠打家具已成历史,从木工生意发展起来的红星美凯龙已经由一线城市修建超豪华大卖场,再到大城市大卖场,大批量出口,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无外销不大,无内销不强"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面对960 万平方公里的无国界内销市场,内销的家具企业该如何寻找对自己产品买单的群体。为此,必须分析生活在这幅员辽阔的960万平方公里的人民,分析他们,才能更确定的知道内销市场的特点。 首先,先谈谈"人口红利","人口红利" 概念于1997 年由Mason Andrew 首先提出,联合国人口基金在1998 年《世界人口现状1998》中引用,从而使"人口红利"这个名字真正红起来。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普遍认为,东南亚国家在20 世纪的最后三四十年里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人口红利"。Bloom 和Williamson 于1997 年估计,东亚国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人均GDP 增长额中的1/4 到1/3 应当归功于"人口红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具体来说,由于建国初期鼓励生育,而改革开放时代计划生育导致中国的人口结构呈现"橄榄型",也就是老人小孩少而青壮年多,使得中国经济具有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特点。随着"婴儿潮"时期诞生的人口步入中年,人们在住房、出行、休闲娱乐、投资理财等方面的需求将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房地产行业、个人娱乐休闲产品等行业将长期繁荣。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 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之中,如果按城镇人口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则城镇每年会新增1500 万左右的劳动年龄人口。按照较发达国家城乡人口比例,设想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会选择居住在城镇,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会持续20 年以上的时间。 再分析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是通过升学转移进大城市。升学转移人口所占总转移人口比例本来就非常小,而且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及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过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也偏向中小城市就业。 另一较大的转移方式就是,就近转移近老家附近的地、县,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以及未来20年内,城乡差别会一直较明显,农村人对城里人的羡慕较为普遍,他们只要有可能,都希望自己或后代能走进城里生活并居住,这一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的存在于广东内地省市中。他们将是未来几年家具消费的主力军,因为这一转移出去的人口,无论从消费观念还是消费习惯上已经接受了城里人的各种习惯。众多因一线城市房价过高,在一线城市工作若干年后仍选择返回家乡附近的二、三线城市居住,他们都会是未来消费家具的主力军。而且从家具这一产品特点上来看, 同样品质的家具,在不同省份的价格差别很小,比如说同一品牌的同一套家具,在上海和武汉的价格相差无几,不像楼市有二三倍的差别,家具市场在具备一定的物流条件后,开拓二、三级市场是相当有必要,而且相当急迫。 就像 "人口红利"一样,"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有利条件,如果在"人口红利"期,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则当人口的"机会窗口"关闭后,"人口红利"也会随之消失。随着国家向武汉、长沙等更广大的区域推动大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全国各地经济先后都会有飞速发展的过程,广大二、三线城市人均家具消费量不一定比一线城市低太多,但二、三线人口体量小,其家具消费总量也相对较低,不可能在一个城市容纳所有的适销品牌家具,谁取得先机,取得有利位置及口碑,后来者将无处下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