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类很早就用天然玻璃来制作工具,但是人造玻璃(下文简称玻璃)的出现要晚得多。根据现有资料,公元前(下文略作前)三千纪中期,古代两河流域的先民最早制造出了玻璃。前16世纪中叶,北两河流域、北叙利亚的先民革新了玻璃制造技术:发明了芯制法、模铸法,创造了熔接、磨琢、彩饰等工艺,制作了各种颜色的玻璃器皿。从一些楔形文字材料来看,两河流域先民已很好地掌握了玻璃的生产技术,这标志着玻璃制造技术实现了首次飞跃,玻璃业演变成了独立的行业。
很快,在北两河流域、北叙利亚地区,便出现了至少五六个玻璃生产中心。邻近地区(巴比伦尼亚、伊朗高原)开始引进这些新技术,较远的地区则通过军事战争或商贸的方式接触并引入新技术,如埃及在战争中俘虏了玻璃匠进而获得玻璃制造术,塞浦路斯、希腊借助商贸引入玻璃业。根据对埃及、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以下简称为叙巴)、希腊等地出土的公元前16—前12世纪的玻璃的化学分析,此时玻璃原材料的主要产地是两河流域、埃及,而其他地区(如希腊)则从这里进口玻璃原材料来制造玻璃器皿。埃及一跃成为与两河流域、叙利亚比肩的玻璃制造中心,从前14世纪起逐步形成了阿马尔那、利希特、甘提尔三个玻璃生产中心。到了前14世纪中叶,整个近东的玻璃生产进入鼎盛期。
近东地区生产的玻璃及其制品,颜色与天青石、绿松石等宝石相近,器形上仿制陶器、石器、釉沙器。迄今为止,近东地区出土的玻璃多见于王宫、神庙以及贵族墓地。显然,玻璃在当时是奢侈品,原因在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制造技术水准,还不能实现玻璃的大规模生产;利用芯制法制造出来的玻璃器皿的高度不超过10厘米,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前12世纪,东地中海地区海上民族入侵引发的大动乱,使得玻璃业进入严冬。随着局势逐渐平稳,从前9世纪起,玻璃业在叙利亚沿岸、两河流域地区复苏。从最初的镶嵌玻璃,到前8世纪的单色玻璃器皿,到前7世纪的原色玻璃碗,再到前6世纪的芯制法玻璃器皿的复兴,玻璃业逐步恢复起来。两河流域的芯制法玻璃器皿在器形上模仿希腊的陶器和金属器皿,远销亚美尼亚、叙巴、波斯、罗德岛、埃特鲁利亚。从新亚述时代记载玻璃料生产配方的泥板文书来看,此时的玻璃生产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叙利亚沿岸、两河流域玻璃业的复苏,带动了玻璃业在其他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前8世纪左右埃兰(现伊朗胡泽斯坦)建立起了本土的玻璃业,前6世纪小亚开始了玻璃器的制造、罗德岛开始了芯制法玻璃器的制造、埃及的马赛克玻璃器开始复兴,前5世纪希腊首次用模铸法制造玻璃器。前5—前4世纪,玻璃生产技术传入波斯的波斯坡里斯,用亚述的蜡制法制作出纯净的绿色或无色玻璃餐具。前5世纪,西亚的玻璃制造技术传播到中国、印度。除此之外,亚平宁半岛(坎佩尼亚、罗马)、高卢、伊比利亚半岛,也有少量玻璃生产。
在罗马帝国时代,玻璃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玻璃的颜色发生变化,到1世纪中叶,原色玻璃(绿色或蓝色)逐步取代了有色玻璃。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首先,罗马人饮用葡萄酒的习惯,使其形成了透明玻璃干净美观的观念;其次,工匠们用玻璃来仿制晶莹剔透的水晶,逐渐去除了玻璃中的杂质。更为重要的是,玻璃器生产技术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前1世纪,叙巴的工匠发明了吹制法;公元1世纪,叙巴(可能是西顿)的工匠把吹制法与模铸法结合起来,发明了有模吹制法;200年,在吹制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制造平板玻璃的技术。叙巴工匠在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使吹制玻璃业在帝国境内广泛开展。1—3世纪,吹制法先后传到亚平宁半岛、高卢、日耳曼地区(今德国)、不列颠等地。除了在西欧传播外,吹制法也向东方传播,1世纪传播到波斯,5世纪传到中国、印度。
罗马帝国时代,玻璃既用于制作盘子、碟子、瓶子、壶、杯子、勺子、灯等,又用于铺路、包衬墙壁,偶尔还用于制造窗玻璃、镜子,成为大众的日常消费品。玻璃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以及重要的财政税源,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对玻璃匠加以课税。玻璃业之所以发展成为重要行业,除了技术进步外,还有罗马对玻璃生产的重视,如给予玻璃匠公民权;为了确保玻璃匠的手艺世代相传,后期还特意减轻玻璃匠的税负等。
西罗马灭亡后,西欧的玻璃业并没有完全消失。由于此时埃及的碱不易获得,西欧开始加入草木灰来熔炼玻璃料,制造出墨绿色的“森林玻璃”。中世纪时代,西欧大陆著名的玻璃生产中心有:德国的科隆、拉格,今天比利时的那慕尔,法国的亚眠、布韦,伊比利亚半岛的巴塞罗那。在不列颠,最晚从7世纪起,肯特王国就能生产玻璃制品了。更为重要的是,西欧人发现了玻璃的新用途,用玻璃制作透镜、棱镜、眼镜。玻璃在西欧获得新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是西欧人继承了罗马人追逐透明玻璃的审美情趣,重视透光性的玻璃;二是修道院认为玻璃的使用是一种赞颂上帝的方式,因而下大力气发展玻璃业,使得窗玻璃广泛使用。
基督教信仰产生了窗玻璃的需求,窗玻璃在意大利各处玻璃作坊获得了发展。亚平宁半岛最负盛名的玻璃生产中心当属威尼斯。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威尼斯获得了东方制造玻璃的技术资料,13世纪起威尼斯的玻璃业获得了巨大发展。1400年铁木尔攻陷大马士革、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大批东方玻璃匠逃到了威尼斯,为威尼斯玻璃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威尼斯的玻璃匠有两项重大发明,一项为发展了彩色玻璃薄条嵌入玻璃中的技艺,另一项为发明了制造高纯度水晶玻璃技术。从此,玻璃的干净与厚度,成为衡量玻璃制造水平的标准。16世纪以来,以威尼斯为代表的亚平宁半岛的玻璃业,推动了西欧玻璃业的发展。在威尼斯技术的支撑下,尼德兰、波西米亚成为玻璃生产中心,其中波西米亚生产的薄薄的透明玻璃甚至超过威尼斯。16世纪起,大陆的宗教纷争迫使法国玻璃匠移居不列颠,促进了不列颠玻璃业的发展。从17世纪早期起,煤炭代替木材成为燃料,这为高铅玻璃的出现及玻璃大量生产准备了条件,17世纪末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生产中心。
在东地中海地区,拜占庭治下的叙巴、埃及、希腊等地,基本保留了罗马时代的技术与工艺。玻璃生产仍集中在城市,如亚历山大、西顿、推罗、大马士革、阿勒颇、科林斯。而波斯的玻璃业,在萨珊时代继续发展,不但继承了罗马玻璃工艺,而且发展了冷加工的磨琢工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一度使得玻璃生产陷入低潮,但8世纪中叶起玻璃业开始复兴,9世纪形成了独特的阿拉伯风格。主要玻璃生产中心有:阿勒颇(叙利亚)、萨马拉(底格里斯河)、希拉夫(波斯湾)、尼沙普尔(波斯)、福斯塔特(埃及)。伊斯兰玻璃种类繁多,且技术精良。玻璃装饰工艺获得了重大发展:刻纹玻璃工艺发展至顶峰,金属光泽的彩绘玻璃光彩耀人,贴金玻璃精美绝伦。蒙古入侵严重打击了伊斯兰的玻璃业,13世纪几乎完全摧毁了伊朗的玻璃业,15世纪毁灭了大马士革的玻璃作坊、流放了玻璃匠,伊斯兰玻璃的黄金时代终结。16、17世纪,土耳其、波斯仅能生产少量低质量的玻璃。
从玻璃技术的演化及传播来看,叙巴是名副其实的玻璃技术的发源地,这里先后发明了芯制法与吹制法。罗马帝国的大一统,使得玻璃业在西欧地区得以传播、发展。西罗马的灭亡,使得东(主要指近东)、西方(主要指亚平宁半岛及西欧)的玻璃业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前者朝着装饰玻璃的维度推进,而后者则沿着罗马原色透明玻璃的方向发展。在工业革命的带动下,西方玻璃业取得长足发展,而东方的玻璃业则在战乱中逐渐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