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没有“两把刷子”的“水货”高新技术企业,要被“打回原形”了。北京、湖北、浙江等全国多个省市均已启动对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核查并将及时公布核查情况。
近年来,为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各地都出台了不少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应该说,高新技术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引领、推动作用不可低估。
然而,在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高新技术企业,又有多少是披着高新技术“外衣”的假冒高新技术企业?这显然也是值得分析探讨的问题。目前,不少企业缺乏高新技术资质,更谈不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的就是通过形象“包装”,然后打上高新技术的标签,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忽悠社会、忽悠大众。这种做法,显然属于不正当竞争,甚至有弄虚作假之嫌。
据报道,今年以来,北京市对“高新”资质认定实行了严查措施,也就是说实地核查,对于公司不符合“高新”硬性指标的一票否决。另据业内人士称,之前,一些文创类、食品类、建筑类企业通过“专业包装”都能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而政策收紧后,一些代办机构已经不能再接这样的业务了。这说明之前政策较为宽松,一些不合“高新”资质的企业已经混入到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当中。
高新技术企业的名号,不应该是“自封”的,而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资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是行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必须具有引领性、示范性、持久性,那些粉饰包装、昙花一现的企业,都不应当享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名号和待遇。基于此,笔者以为,必须将“水货”高新技术企业“打回原形”,以保证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的纯洁,防止一些不具备高新技术资质的企业从中滥竽充数。同时,还应堵住一些冒牌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违规手段骗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漏洞,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