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临近岁末年初,不少业内人士对2018年玻璃行业的情况做了不同层面的总结,这里不再赘述。已经发生的,只能代表过去,并无法指明未来。而在2019年,随着全球经济和宏观政策的诸多“不确定性”,玻璃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宏观经济一样更趋复杂,通过现象看本质,我想2019年玻璃行业的发展将处于一个较大变革的起点,同时也是一个深度调整的开始。
一、2019年玻璃企业的布局调整将加快
如果说过去十年,在玻璃行业内,各企业大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的话;那么在2019年,随着环保治理、退城入园和资本介入产业调整的需要,很多玻璃企业的布局或将出现进一步的深度微调。诸如珠三角企业的外迁,张家港重新迎来浮法生产线,沙河地区的转型升级,苏南企业北迁等一系列的布局调整行为,将会使得整个中国浮法玻璃企业的分布版图更趋优化,更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格局的演变,特别原来处于市中心地段的玻璃企业,外迁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将成为未来几年玻璃企业大规模布局调整的开始。一方面,工业亩产值概念的推出,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以产值衡量企业价值做法的广泛推出,并以此作为政府对企业税收征收的标准,使得原处于市中心的工业地段用来开发房地产,更易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样,工业企业的搬迁,意味着政府的补贴可以使得企业拿到一笔不菲的搬迁费;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玻璃企业再投资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各企业深度的布局调整,使得各企业回到一个重新选择和规划的起点,要么选择退出,要么选择靠近核心市场、交通便利和原燃材料低廉等具备更多优势的地域重新开始,这些调整策略和选择的不同,将会对新一轮行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一些企业将更加具有竞争力,一些企业将逐渐退出。
如果说,投资的价值取决于预期的话,那么2019年,我们是否还会选择在玻璃行业里投资?那么,需要我们谈谈2019年的预期。
二、2019年无法改变市场下滑的大趋势,但这仍不是最艰难的时刻
2018年的玻璃行业,相对于整体宏观经济的下滑,总体表现仍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这得益于房地产业大发展末期的拉动,得益于2016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拉动后玻璃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得益于玻璃企业过去三年现金流的充盈留下的一些家底储备。这些足以应对2018年的各种艰难。2018年以来,房地产业逐渐下滑趋势已然明显,今后每一次房地产所出现的阶段性热潮,都将是下行过程中的微弱反弹。所以从需求端来讲,玻璃的用量一定是减少的。其实这个特征,在2018年的汽车玻璃领域,已经体现的尤为明显。当一种产业到达顶点后,其下滑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但房地产业所体现出来的玻璃用量的减少,并不会立刻显现,虽然下滑趋势虽然确立,但还要看下滑的斜率。因为房地产业的存量基础和一些变量因素的存在,比如资金的阶段性宽裕对房企的逃命机会、改善性的住房需求等,房地产在不同区域对玻璃增量的需求或将持续,而更主要的是,201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又临近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冲刺,政府稳定经济增速的意愿会比较强烈。所以,房地产业仍会作为拉动经济的支撑,但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会进一步下降,但长期看,房地产业无序上升的趋势已经完全逆转,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整合,会带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企业一起整合。
市场价格取决于需求,当最大的房地产需求出现大的周期调整后,对于玻璃行业来讲,2019年的玻璃价格又会是怎样的呢?
三、玻璃行业将会遇见一个怎样的2019?
因为2018年出现太多的艰难,所以大家对2019年充满着期待。但2019年,我认为玻璃企业更应该储备能力以积极应对变局。
1、中美贸易战在未来很长时间里将会持续存在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很多人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就是对美开放的四十年。因为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太过明显和重要,所以一旦遭遇美国遏制,这种代价仍将是巨大的。但这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也并无退路,所以,未来十年仍要做好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大变动的准备。外需的路子,相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中国的成本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只能走高附加值和技术创新之路。特别是相对于东南亚国家,我们需要研究我们在玻璃产业和产品中的比较优势到底在哪儿?
2、供给侧改革对于玻璃行业的整合来讲,资本的力量会超过环保的因素
如果说过去三年,玻璃行业的减量、供给侧的改革是靠环保治理等强制性行政手段的话,未来通过环保等行政手段来实现减量虽然仍将存在,但其作用将明显减弱。而通过资本的力量,市场化的充分竞争所带来的行业整合,将会在未来几年不断涌现。企业间的兼并整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供给侧改革对于市场而言,无疑是推高了下游的生产成本,这之中最受益的多属国企。但对于玻璃行业来讲,玻璃行业是民企主导的天下,是市场充分竞争的一个行业。一是其行业集中度较低,二是其进入门槛较低。玻璃行业是个小行业,不属于国民经济命脉,所以国家并不过分重视;其产值不足一个国字号的钢铁企业,却存在近百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小企业的各种低成本,游走于模棱两可的灰色边缘,造成了过去几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出现。这对于玻璃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已经形成障碍。但过去灰色地带带来的收入或者所谓成功,靠暴利和捷径而形成财富堆积的一些民营企业,如果未来还沿袭原来的路子,心存侥幸,不做改变,可能会重新返贫。因为当政府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监管部门就会盯上这些企业。2018年对于很多明星大腕、光伏补贴、黑心药企等的重拳出击,已经说明,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所以,企业在分化,行业在整合。2019年或许是玻璃行业整合的开始。那么整合的主体,我仍看好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或者说能弄到批量资金的大企业。国企、大型民企在玻璃行业的整合中,一定发挥着主导力量。
3、最后说说2019年的玻璃成本与价格
可以说,虽然近三年玻璃原片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但这个价格在当下并未反映其真实的成本价值。一方面是成本上涨过快,一方面是需求减少带来的市场价格调整。
玻璃产品的成本,不仅包含制造成本,同时,处在行业内,我们还要看到环境成本、去产能带来的减量成本、资源能源成本、资金成本和运输成本。
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一定是上游受益,上游挤占下游。上游多是国企,而下游基本都是民企。所以,越处于下游,其成本压力越大,且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其被动局面。对于玻璃企业来说,面对的上游仍然是矿山和能源燃料,而对于玻璃加工企业更是如此。特别是在2018年并没有出现气荒时,燃气公司纷纷上调燃料价格,这对于下游大量用气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来讲,无疑是一种变相的趁火打劫。这种上游对下游的冲击,无形中也在帮助下游实现整合。如果玻璃企业没有一定的成本抵御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成为被整合的对象。
同样,2019年玻璃企业还将面临超低排放的限制,面临着停产再冷修的基建材料的高昂价格,面临着当地销量往外走的运输成本压力,面临着再融资的资金成本压力等,当玻璃利润无法覆盖其成本大幅上涨的时候,亏损将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侵蚀着玻璃企业的生命。
产品价格在内在属性上反映其内在成本价值,在外部属性上则反映供求关系。所以,2019年在外部属性上,玻璃的需求量一定是减少的,但到期生产线的停产和转移,供应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需求量的减少;在内部属性上,2019年成本压力依然存在,这将成为玻璃价格的有利支撑,经历了过去一年价格的协调,各厂家共促价格提升的意愿和行动越来越强烈和一致。所以,2019年玻璃原片的价格仍然是没有问题的,阶段性的价格调整肯定会存在,但整体价格高位仍将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但是不同的品种或者在不同区域,比如在颜色玻璃上,比如在福建等区域市场,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价格瓶颈。
四、预期并不乐观,2019年仍需积极面对
在宏观经济深度调整期,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对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公平并不意味着平等,所以,在不平等的发展过程中,选择的方向性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企业可以选择高质量低成本,有的企业可以选择产业链条的打通和延伸,有的企业可以选择兼并重组,有的企业可以选择外来资金续命而苟延残喘。但不管哪一条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市场的多样化,也给不同的企业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出路。但在大的趋势下,我认为玻璃企业要时刻做好过冬的准备,这个冬天或许还比较漫长,但不应消极应对和被动接受,而是应该积极储备能量,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