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上演的"地王归来"剧变给中国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的悬念和猜想。 这些观点喜忧参半:喜的是,这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标志;忧的是,楼市泡沫加大很可能成为伤害经济的"伏笔"。 6月30日,经过97轮激烈竞价,中化方兴房地产公司以40.6亿元竞得底价为16.47亿元的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超过此前重庆鸿恩寺地块38.1亿元的成交价格,成为继2007年10月房地产市场调整以来,全国总成交价最高的"地王"。而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化方兴房地产公司是中化集团公司在香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达7亿港元。 据了解,广渠路15号地紧邻东四环,被业界称为"绝版黄金地块"和"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该地块拍卖也引来了万科、SOHO中国、远洋、保利、华远、华润、中信、金融街(000402,股吧)等11家房地产企业现场竞价。在拍卖现场,当价格升至36.8亿元时,只剩下10号SOHO中国、18号保利地产(600048,股吧)和3号中化方兴的三方竞价,至39.5亿元时,SOHO中国已退出竞逐,剩下保利地产和中化方兴的对决,最终,中化方兴以40.6亿元的价格力压保利,成功拍得"地王"。 其实,自6月以来,房地产市场一改"地王现象风光不再"的局面,24日,北京通州区九棵树大街地块被北京祈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4亿元竞得,超出底价近10亿元;25日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乡以19.6亿元被成都中泽置业有限公司竞得;此外,6月25日,重庆鸿恩寺地块拍卖被保利地产以38.1亿元竞得。 "地王频现"再次与"房价隆起"互为传感,波及全国各地,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楼市迅速淹没在行情大涨的造势声浪中。 其实,我们对发端于2003年的"地王现象"并不陌生,这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和开放商的联手之作,地王们也并非一次性交纳地价款项。地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地王频现"传递出的信号以及中国楼市的非正常波动。而且,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房地产业究竟在中国经济若干产业中占据什么分量和地位?房地产业没有搭上中国经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末班车,是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抑或是暗渡陈仓?当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究竟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再者,国资背景的央企角逐地王难道在传递中央对楼市影响整体经济担心过大,进而对前一阶段政策加以否定? 毋庸置疑,房地产业在中国,远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行业,尤其不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化领域。现如今,对中国楼市再度隆起缘由的判断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流入房地产业的热钱又多了起来。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日前表示,今年全年的信贷计划指标在一季度完成了90%以上,当季从银行信贷转到投资领域的资金大概是2.4万亿元,其中,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所以造成了股市和楼市的暂时回暖。二是中国房地产业担当中国经济复苏新引擎的"救市论"得到认可和默许。房地产业内人士、中原集团董事会主席施永青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楼市回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政府政策的直接刺激。中国政府应付金融海啸的能力比其他>其他>其他政府要强,主要是增加银行贷款,以前不可贷的现在都给贷,房地产业就兴旺起来了。 有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业对稳定和拉动中国经济的作用十分重大。房地产业拉动上下游如钢铁、家电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熏直接或间接影响60余个行业,通过关联产业和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超过了20%,房地产业将进一步助推经济复苏, 那么,既然房地产业如此重要,为什么房地产业没有搭上中国经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末班车?而且,即使房地产业没被列入振兴规划,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它迎来"小阳春"乃至最近的全面"井喷",中国房地产业似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真成了助推经济复苏的新引擎,中国房地产业哪里有必要搭什么振兴规划的末班车?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参与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竞拍的如中国电子、中化、保利等,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他们都属于央企,由于获得了国家的4万亿投资,其资金充裕,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投资实体经济的难度要远高于投资股市和楼市,不少房产行业外的企业选择了将大量资金转移到楼市或股市中。 房地产评论人牛刀撰文指出:只要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不改变,只要放开房地产企业的IPO,未来的地王会层出不穷,不断刷新纪录,大量的资金会流进房地产市场,而中国经济的大崩溃极有可能发生在地王的欢呼声中。 可以说,房地产业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之后现在已然站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船头,而最近国企高价拿地无疑更将推动房价上涨预期。若果真如此,房价再度高企难道会成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一个标志?地产剧变真成了"房地产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最有力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