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据统计,在中国目前系统门窗应用量大约只占门窗总量的0.5%,绝大多数还是性能较差的塑钢和普通铝合金门窗。
1、中国建筑门窗市场普通铝合金门窗唱主角
中国现代建筑门窗业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从香港和台湾地区引进建筑铝合金门窗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迈出成长的脚步。发展至90年代初期,铝合金门窗市场开始随着中国建筑业市场急剧膨胀而不断扩大,在建筑市场大面积普及。根据技术运用及市场普及程度来看,有这样三个地方对中国建筑门窗行业产生的影响最大:
一个是香港,香港建筑门窗技术主要影响了广东及广大华南地区。香港与广东及广大华南地区气候相仿,门窗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相同。沿用香港技术设计生产的老90窗、老70窗、38平开、55平开等窗型至今还占有较大市场占有率。
再一个是台湾,台湾建筑门窗技术主要影响到了沿海及华东地区,台湾与沿海及华东地区也具有类似的气候条件,门窗的功能需求大致相同,而且台湾建筑门窗技术较为追求窗型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也比较适应这些地区的建筑门窗市场需求。
另外一个就是日本,相较于上述两个地区,日本技术是较晚进入中国建筑门窗市场的。北方气候常年严寒,建筑门窗防寒保温的性能要求较高,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香港技术、台湾技术生产的建筑门窗,较为适宜温带及热带气候条件,保温性能不强,无法满足北方市场需求。而日本则中国北方气候条件相同,西飞、沈飞以及渤海铝等企业相继引进日本某公司建筑门窗生产技术,适应严寒天气的日本窗型开始大量运用于北方建筑门窗市场。
1999年随着国外隔热断桥技术的引入,断桥铝合金门窗作为继木窗、铁窗、塑钢门窗和普通彩色铝合金门窗之后的一种新型保温节能性门窗在中国被普遍运用,紧随其后的便是外廓以平面造型,直线构图,简洁统一,带有浓郁欧式风格的欧式铝合金门窗的出现。由于大多数企业引进的是欧洲设备、工艺和技术,中国门窗业开始逐渐受欧洲影响,欧式门窗大量应用于市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建筑门窗的产量以及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建筑门窗用量在5亿平方米以上,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全国城镇现有建筑住房面积约430亿平方米,按门窗占建筑面积的25%计算,约有110亿平方米的既有门窗。但由于这些普通门窗往往性能较差,使用寿命也只有10~12年,每年形成的门窗更换市场巨大。新建建筑门窗市场量加上既有门窗更换市场量使得每年建筑门窗市场总量超过10亿平方米。铝合金门窗无论是产量还是使用量均占据了市场总量的50%以上,占据了中国建筑门窗市场的主导地位。
据铝门窗幕墙委员会统计,2003年我国的仅铝合金门窗产量就达2.8亿平方米,2005年3.2亿平方米,2007年为3.65亿平方米,产量呈上涨趋势,2008年的产量则达到6.32㎡。
我国每年新建筑门窗用量约5亿平方米,中国作为建筑门窗的生产与使用大国,绝大多数还是高能耗、性能较差的塑钢和普通铝合金单玻门窗,市场的持续发展并未相应带动中国建筑门窗技术的升级换代,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比如的在南方市场,工艺较为简单、性能较差的老90窗、老70窗、38平开、55平开等窗型甚至还是门窗市场上的主力窗型。
2、系统门窗性能卓越,为什么难以融入中国市场?
从现代建筑门窗业80年代初起步发展至今,已经历近30载的市场洗礼与进化,性能较差的普通门窗始终占据市场主导到位,中国门窗技术的升级换代较为缓慢,建筑门窗成为中国建筑耗能大户。
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门窗行业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逐渐认识到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高性能的系统门窗具有如此卓越的性能,我国部分企业也尝试在门窗市场技术上做了一些升级。如西飞、沈飞、渤海铝等企业就引进日本某系统门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但可惜的是他们也只是着重引进了型材部分技术,并没有完全把该系统门窗技术完全消化。系统门窗技术除了要系统考虑加工设备、安装方法等外部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型材、配件、玻璃、粘胶、密封件等各部分性能的综合结果,需要耗费比较大的成本去做大量的实验、认证等,并且还要随着市场的需求对门窗系统不断进行创新、改型升级。随着这些公司在中国门窗市场逐渐衰落,真正具备高性能的日本某系统门窗也逐渐退出了中国市场。
欧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研发出了具备高性能的系统门窗,其节能性能、安全性能、舒适度等远远超过普通门窗。2003年的欧洲门窗标准中要求K值不大于1.4,高性能的系统门窗更加普及,目前市场应用量已达到了门窗总量的70%,而我国门窗平均K值约为3.5(保温),我国目前的最高标准,仅为欧洲1984年门窗K值标准。据计算,按我国现有城镇建筑面积约430亿平方米计算,如果实行欧洲现行门窗标准K值,每年可节省标准煤4.3亿吨,约为中国全年煤炭产量的20%,数量相当惊人。
欧洲系统门窗于9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现在欧洲高性能的系统门窗K值标准可以达到0.8以下,其能耗基本只是我国建筑门窗能耗的1/4。但是至今这么先进的高性能的系统门窗却始终无法融入中国建筑门窗主流市场。
系统门窗具备低能耗、安全、舒适、降噪、密封性能良好的优势,是一种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好产品,但是我们却始终无从运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高性能就意味着较高的成本,过去没有人为高性能买单。
一是中国房地产强势的卖方市场地位制约了需要较高成本投入的高性能系统门窗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持续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房地产市场因此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
在一个这么巨大的卖方市场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而且大多为毛坯房,房子只要盖好,就不愁销售,门窗的好坏根本不会影响楼盘销售,“萝卜快了不洗泥”,开发商根本不用将高性能的门窗作为楼盘销售的卖点。更重要的是高性能就意味着高成本,在强势的卖方市场,在有低成本的普通门窗可替代时,试问谁愿意蚀本求性能呢?因此,这也是工艺较为简单、性能较差的老90窗、老70窗、38平开、55平开等普通窗型能“风靡”市场二十年的主要原因。
二是社会对高性能系统门窗认知度较低。门窗作为一个耐用品,现代建筑门窗业发展历史又较短,大多数人对现代建筑门窗缺乏性能体验。因此,人们在消费时更多考虑一些表象的基本性能,能挡风避雨采光就行,对门窗的一些专业性能要求根本不了解,在意识形态上更加关注的是产品质量、性价比等因素。此外,门窗作为房子的附件,在房地产强势的卖方市场下,建筑门窗的社会认知程度也较低,社会对门窗性能要求不高,而且行业对门窗标准重视不够,国家在相应性能标准与规范上也不太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门窗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门窗技术的升级换代。
三是系统门窗市场需求太小,门窗企业难以形成创新的动力。研发系统门窗工序繁杂,设备、生产、安装要求,还需要耗费比较大的成本去做大量的实验、认证等,市场需求也太小。由于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门窗市场巨大,大多数企业现有门窗产品基本供不应求,因此大都不太追求产品创新,工艺升级,低级的生产状态多年没有改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行业的整体发展,系统门窗的应用推广。
尽管系统门窗的发展和推广在我国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欣喜的看到,一批系统门窗的研发企业和配套企业都在竭尽全力的为推广系统门窗,实现系统门窗本身的价值而奔走呐喊,为系统门窗在国内的快速推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系统门窗推广之路虽然漫长,但是前途必将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