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今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将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确定为淘汰类工艺,而格法生产非建材用超薄玻璃原片不属于淘汰范畴。《目录》的发布引发了玻璃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全部淘汰格法生产工艺,不能给落后工艺“开口子”,同时,一些玻璃下游的用户表示,格法工艺生产的非建材类产品在性能和价格方面仍有优势。为此,本报联系到了多次参与“关停格法玻璃企业专家论证”的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冯明良,请他为读者介绍格法工艺玻璃在我国玻璃工业中的出现、发展及作用。冯明良认为,非建材用格法工艺玻璃是去是留,应该让市场说了算。
格法生产建筑玻璃,既无标准也无市场
冯明良,教授级高工,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助理兼玻璃新技术所所长,长期从事建筑玻璃与特种玻璃工艺的研发与设计及科研管理工作。
据冯明良介绍,我国最早采用格法玻璃工艺是在有槽(无槽)引上法生产平板玻璃向浮法工艺生产的转变时期,当时浮法玻璃工艺尚处于提高和完善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年初,格法玻璃占据着相当部分的平板玻璃的市场空间,但是2000年以后浮法工艺趋于成熟,格法玻璃逐渐退出平板玻璃市场,玻璃设计院也基本不再设计格法玻璃生产线。
玻璃行业一度并行使用GB4871-1995《普通平板玻璃》和GB11614-1999《浮法玻璃》两个标准。普通平板玻璃标准,兼顾垂直引上工艺和格法工艺,其技术要求相对浮法玻璃标准更加宽松,浮法玻璃标准在平整度方面的要求则更加严苛。
2008年1月10日,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西桂林组织召开了《平板玻璃》国家标准审查会议,将GB4871-1995《普通平板玻璃》、GB11614-1999《浮法玻璃》和GB/T18701-2002《着色玻璃》3个标准进行合并,标准一经实施,实际上格法工艺已经不能再生产建筑玻璃。
浮法玻璃工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六五攻关”“七五攻关”等多次国家联合攻关,无论是表面质量还是内在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随着单线规模的提高,浮法工艺的能耗也大幅下降。采用垂直引上工艺的企业早就全部自行关停,采用格法工艺的企业也逐步退出了建筑玻璃市场。
“秦皇岛在2000年左右曾经建有3条格法工艺生产玻璃的企业,就我们所知,从建厂之初就没生产过建筑玻璃,一直生产厚度在2毫米以下的薄玻璃,很多后建的格法玻璃企业都有相似的情况。”冯明良介绍说。
目前,格法玻璃企业主要生产厚度在0.8毫米~1.3毫米之间的非建筑玻璃,主要是医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及部分仪器仪表玻璃等。企业选择格法工艺而非浮法工艺,一是因为格法工艺不接触锡液,无渗锡污染,可以直接使用格法玻璃作为科学实验用的载玻片等而不影响研究结果;二是许多2毫米以下的薄玻璃产品对玻璃的平整度要求不高,没有必要使用浮法玻璃。同样厚度的两种工艺生产的玻璃产品,其价格差别较大,浮法玻璃大概要高30%左右。格法玻璃企业生产非建材用薄玻璃时,基本采用双方协议规定规格与质量,来满足不同领域的要求。
守住环保红线,让市场决定工艺的去留
在论证格法玻璃企业是否需要关停时,专家组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环保作为保留企业的红线。通过对山东和安徽几家格法玻璃企业进行调研,专家组认为,被调研的格法玻璃企业在环保方面完全达标,生产的玻璃产品厚度全部在2毫米以下,并且主要用于生物和医疗等科研用玻璃载玻片和盖玻片及部分仪器仪表显示玻璃等,未生产建筑玻璃。
现场调研结果表明,被论证的格法玻璃企业环保设备齐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
另外是大家关心的格法工艺的能耗问题。据介绍,采用格法工艺生产1毫米厚薄玻璃时,其综合能耗小于浮法工艺产品,故采用格法生产超薄玻璃并不是人们想像的比浮法工艺能耗高。
此外,目前格法工艺生产的载玻片、盖玻片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出口。如果全部关停格法玻璃企业,会使国内企业出口在价格竞争上失去优势。
冯明良认为,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重点关注企业的环保、安全、能耗,而不是采用何种工艺决定企业的存留。众所周知,早期曾经用坩埚窑生产平板玻璃。虽然这种工艺早已退出平板玻璃生产上百年了,但直至今日却仍然用于某些特种玻璃的生产中,格法工艺的去留是相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