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木材进口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木材进口量不断增加。福建莆田口岸是中国原木进口最大的水路口岸。福建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上半年,莆田口岸共检疫进口原木11.89万立方米,货值1852.2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8.5%和64%。
世界木材供应趋紧木材进口恐面临原料荒进口的大量增加引发了各界对中国木材供应的担忧。不久前,全球林业产品行业供应商RISI更是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木材供应赤字(其原木和圆木进口量与木料、木板、木刨花和木浆等主要产品的进口量相当)将从2009年的1.07亿立方米猛增到1.82亿立方米。
据了解,短短两年(从2008年至2010年)内,中国的木料进口量就增加了一倍多,再加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全球木材资源紧缺的信号不断发出,进口木材涨价早已不是新闻。业内人士指出,东南亚、非洲、北美洲以及俄罗斯等地一直是中国主要的木材进口来源地,但在资源减少、国家政策限制、汇率和运输费用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地区的木材价格与前两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木材及相关行业的原料荒已经迫在眉睫。
“最优候补”美国未必适合中国市场
近来,随着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的数量不断下降,美国一直借机大力宣传本国木材,希望能够在中国木材进口中占据更多的份额。据了解,2010年,美国对华木材出口较2009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和加拿大,成为美国木材最大的海外市场。那么,美国是否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中国木材进口的“最优候补”呢?对此,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尹琦表示,美国只有一小部分阔叶树锯材价格相对低一些(这里要考虑到美元贬值和人民币相对升值的因素),利于中国进口,而针叶树原木、针叶树锯材和阔叶树原木则不一定适合中国市场。
据尹琦介绍,中国每年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口的木材产品量占比很大,但除这3个国家之外,美国、加蓬、德国、泰国等也都是中国主要的木材进口来源地。具体来看,中国的原木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加蓬、马来西亚3个国家,其中,原木绝大部分来自俄罗斯;锯材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胶合板主要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韩国也能占到一小部分比重,但是,每年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口的胶合板还是占绝对地位,每年都超过七成;单板主要来自于马来西亚,其次是柬埔寨;木片进口量的九成源自澳大利亚,其次是南非;木浆的进口来源国每年都比较固定,主要是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智利、美国以及巴西;纸和纸板主要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目前,中国各类木材进口国的分布并没有发生变化。虽然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较以往有所减少,但俄罗斯仍是中国主要的木材进口国。另外,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木材市场由于种种利好条件,值得中国相关企业多加关注。”尹琦说。
木材供应将持续趋紧
如今,世界性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自去年以来,国内以及世界各主要木材生产国频频出台木材出口严控政策,在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同时,也导致其可出口的木材尤其是原木数量急剧减少。今年上半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均实行了木材封关政策,加大了木材出口的控制力度,严格限制每个港口的木材出口量。这不仅使这些地区的木材出口量较往年大幅下降,而且也使得下游市场的货源变得更为紧俏,特别是坤甸、梢木、金丝柚、卡丝拉等热门品种,货源更是奇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