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随着国内各个地区缓慢复工,市场成交量将逐步增加,玻璃市场带“疫”前行,逐步苏醒。
当前疫情形势依旧不明朗,玻璃深加工企业的复工复产正在徐徐开展,开工申请手续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需求疲软下市场交投仍旧处于半休市状态,行业库存延续净增长态势。
玻璃深加工企业困难重重,复工只是开始
玻璃深加工企业不是单纯的流水线模式,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随之而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延迟和总需求走弱压力,另一方面是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口聚集可能将造成疫情进一步的扩散和蔓延。
再加上玻璃窑炉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工艺特点,和原材料的全国性配置,在运输受限下会造成大部分玻璃制造企业的生产困境。企业所在地能够实现所有原料的就地采购几乎很苦难。
在这次持续的疫情中,一些抗风险能力差,债务负担重的玻璃深加工企业,可能撑不下来,不排除出现深加工企业的整合局面,订单量会向头部企业集中。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深加工行业的整合,一部分小型深加工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对于活下来的深加工企业来讲,今年的订单依然不愁,甚至会出现“挑选单子做”的可能。
房地产市场带动,银行信贷政策扶持
本身由于春节的期间库存就有一定的增加,加上疫情影响限制交通运输,导致整个玻璃行业需求被暂时压制。国家频频释放利好政策,加强基础建设,松放松经济杠杆,促进银行信贷业务,对国内玻璃现货市场需求是一个很好的支持和激活。
从全年角度看,因为政府强力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出现刺激手段的“过度反应”,特别是在一些领域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压抑了一个季度的正常需求突然释放,叠加二季度的正常需求用量,再加上政策的托底,那么整个二季度的行情用“井喷”来形容可能并不为过。
房地产是玻璃重要的下游,在疫情期间房价陆续推出优惠,抓住机遇在疫情防控阶段去现有库存,也必将在疫情结束后加大对房地产的开发,对于整个玻璃加工订单量和二季度以后整体的玻璃需求来讲,则是一个利好。
数据预计:全球玻璃深加工设备市场未来几年内将增长9.55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8%。玻璃钢化部分显示出超过6.6%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491亿美元,钢化部分将带来健康收益,为全球增长增添重要动力。
而中国的玻璃深加工领域,在未来几年内显示出9.9%增长率,增加约2.587亿美元收入。
玻璃深加工企业能迎来原片价格的超低价吗?
玻璃原片价格冲击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运输解禁后,短期内冲击到市场上的玻璃供给量,一方面是原片厂家何时能够产销平衡。对于短期冲击到市场上的量来讲,主要的是两大玻璃产能集中地“湖北”和“河北沙河”受运输管控下的玻璃堰塞湖的容量。
当下全国70%的厂家实施了限产,个别企业已经保窑停产,全国的玻璃产量也不可能是无限增加。短期内对市场冲击的大量,说到底就是“湖北”和“河北沙河”的玻璃储量。
玻璃原片的价格不会迎来大起大落的局面,一季度湖北和沙河地区的玻璃不会释放到市场上,价格就不可能大幅走低;随后底二季度因为有了国家的刺激和一季度需求叠加的用量,如果用量翻倍,则又抵消了短期内储量释放出来后对市场的冲击。
所以,今年的原片价格短期可能有波动,价格波动的低点出现在二季度,但是全年看,总体价格不会太差。
龙头聚集效应倒逼玻璃深加工企业转型
目前,我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存在技术含量不高、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资源利用率较低、配置极不合理等问题。
本身在产能过剩和节能环保双重压力下,我国部分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而此次疫情的出现,无疑是加剧了玻璃深加工企业的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涉及玻璃深加工的企业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454家。行业规模分化严重,企业良莠不齐,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技术上缺乏创新,经营上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加工玻璃行业与国际水平相比,在产业集中度、技术进步、市场协作、产品开发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平板玻璃加工率仅为40%,对外依存度为15%~20%,高端产品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品种有待丰富;市场发展无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这是一场危机,但也是新一轮整合大幕的开启。不同行业都是如此,在这一轮的产业转型和发展中,优质企业会抓住时机,巩固发展优势,或者弯道超车,或者迅速占领行业发展龙头地位。
对于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讲,这次危机,将直接出现行业的龙头聚集效应。而对于不大不小的中型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讲,以低价采购和产量扩张来摊薄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寻找生存空间,是活下去的出路。但是如果全年占大成本的原片价格不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玻璃深加工企业的从业者再通过大幅降价来接单的死亡率将会很高。
从世界双银三银的节能镀膜产品,再到与法国圣戈班、美国PPG等公司合作的汽车前档节能玻璃,参与到特斯拉电动汽车节能的领域,也是充满了想象。其生物化工及小苏打的洗涤剂,疫情当下也应用于“消菌杀毒”的家庭场景,也蕴含着“大健康”的概念,青岛金晶作为高铁机车玻璃的供应商,已经成为铁路公司仅有的几家少数供应商之一。同时,借助“一带一路”政策的东风,在马来西亚所上的光伏玻璃项目,亦是与美国光伏公司开展合作。
有些企业的转型是默默无闻的,有的企业的转型是蓄势待发的。对于玻璃深加工企业,这一轮的危机,是大浪淘沙,危中取机,在当下的困境中找出转型的出路,稳固发展的主业和核心,才能不被时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