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
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下的“两山”速度
黄育波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
9天,火神山医院从无到有;10天,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这是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力量,也是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带来的惊喜。“建筑更美好的世界”、“用建筑改变生活”,而这次,“建筑为生命争取了时间”。
“两山”医院装配式集成设计的应用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下简称“两山”医院)能在短时间内建成交付,离不开装配式建筑技术、集成设计、建筑单元模块化的应用。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在外部拼接后进行整体吊装,减少现场作业的工作量和时间。“两山”医院装配式集成设计实现了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医疗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最终达成整体功效“1+1大于2”的系统集成目的。
图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的初步概念模型,表示由施工、生产、设计等组成的建造系统。
火神山医院要求24小时内完成方案设计图,60小时内交付全部施工图,9天内建成交付使用。火神山医院在设计过程中将各项原则转化为措施及指标,分配给总图、建筑、医疗工艺、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及经济等各个专业,最后由建筑及医疗工艺专业统筹集成。这也正是图中所表达的系统模型各组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作用关系。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投公司”)总工程师、雷神山医院项目指挥长朱海军介绍说:“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根据现场生产工序确定后形成设计供图计划,为了实现图纸和现场进度紧密结合,施工方针对设计节点向设计方提出很多建议,设计方积极采纳生产工序角度的建议,这些都是集成设计的工作手段之一,体现了装配式集成技术理念的优势。”
另外,在污水处理方面也将集成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根据传统工艺,同体量污水处理站施工周期至少是两个月。疫情当前,节约每一分钟都是给患者创造希望。因此,技术团队创造性提出按照装配式建筑集成一体化的管理手段进行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施工,显著提高了设计速度。在设备采购方面选用一体化集成设备,大大节约设备安装的时间,缩短工期。
集成设计在设计统筹方面,通过集成设计理念,以水质目标为导向实现各环节的最佳配合;在设计效率方面,通过快速集成各工序、设备,减少了设计时间投入;在指导施工方面,最大程度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设备供货时间,确保了施工工期和质量。正是集成设计思维超前设置每个任务的节点,通过建筑工人9天9夜的奋战,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站提前完成调试,为项目提前完成奠定了基础。
装配式集成设计的优势
箱式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代表产品之一,成为了“两山”医院的主角。“两山”医院采用箱式轻钢结构的箱式房,在厂区搭建好,现场做好基础底板,就像“搭积木”一样。相对于过去以板房为主的“小汤山”医院,在施工速度和建筑质量方面均显著提升。如果采用传统混凝土浇筑,则不可能实现中国建造的“硬核速度”。这也充分体现了具有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施工管理高效化、绿色建筑环保化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的优势是什么?集成设计的理念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各专业技术的集成”,而是产品建造全周期、全专业的集成解决方案,从产品的制造端、使用端、运维端逆向指导设计思维。真正从需求出发,拿出最合理的解决方式,这也是绿投公司集成设计优势所在。
综合“两山”医院建设情况,作为“两山”医院的参建单位,绿投公司为武汉抗疫提供了“加速度”,公司的技术理念及施工特点得到了充分展示。“两山”医院建设中采用的装配式建造、模块化单元、标准化设计、全新的水处理施工工艺等环节都体现出“高效率”、“高质量”、“高环保水平”的建造方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及优良的施工质量,也展现了绿投公司一贯的“工匠精神”。
绿投公司3年来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先后建设了多个装配式构件工厂,并完成了多项装配式项目设计管理咨询,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导则》,指导集成设计工作开展。
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
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理念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是颠覆传统建造方式的源头,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两山”医院项目的成功落地,我们看到建筑工业化的应用前景。
未来要实现装配式建筑“集成设计”的管理任务,则需要原本阶段性的产业链上中下游突破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做到有效协同。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新的组织模式——工程总承包,让设计施工方向集成技术要效益:在优化、精细化集成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通过集成采购批量降低供应成本,集成施工降低损耗、降本增效。
始终坚持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不是终点,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现代化才是推行装配式建筑的目的。综合绿色建筑、绿色建造、绿色施工和绿色建材形成的集成设计理念必将引领建筑行业发展。建筑工程建造全过程解决方案将是今后设计的方向。
“机械指挥官”万“机”互联击破管理痛点
刘兆萄南京智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艰苦抗击疫情两个多月后,武汉在4月8日解除封城,这意味着全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24小时5G直播火神山医院建设,让数亿人次的中国网民在直播间里当起“云监工”,亲眼见证数百台工程机械在火神山医院通宵作业。另一方面,受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高频词汇,逾33万亿元项目投资计划应势而起,“新基建”有望挑起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大梁。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在时代变革中乘势而上,化“危”为“机”,值得我们思考。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施工企业降本增效之道
当前的疫情形势对建筑业产生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项目实施进度延期,人员流动受阻,材料也无法正常运输,行业的供应链处于非正常状态;二是工程投资成本增加,停工损失、防控费用增加、人力和机械设备以及建材价格上涨等都会对项目的成本、投资效益产生负面影响;三是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这可以与前面两点联动考虑,疫情不仅考验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企业日常的经营能力、应对挑战能力强弱也会在未来几个月得到体现。
可以说,疫情之下,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施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状。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新审视粗放式管理引发的问题,增强对施工机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将管理方式由线下转变为线上。考虑到机械使用成本一般占项目成本的10%~25%,用好机械、管好机械,可以显著提升项目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从“土木基建”到“信息基建”,技术落地至关重要
时代变革的方向是数字化,“新基建”的提出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新基建的“新”在于基建的内涵由传统的“土木基建”向“信息基建”转型,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数字经济的特征。而这一点,恰恰是建筑施工行业十分薄弱的地方。
麦肯锡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机构行业数字化指数排行中,建筑业在资产数字化、业务流程及应用数字化方面排在倒数第二位,仅高于农业。而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仍大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足以看出从“土木基建”到“信息基建”,未来建筑业的信息化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思想观念和传统工作方式受到冲击外,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信息化人才、工程施工环境特殊、技术服务和产品难落地都是导致信息化投入和应用水平不高的原因。
“落地”两个字看似简单,但是工地现场情况复杂,参建方众多,机械来源复杂、流动频繁,很多时候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工作往往就“死在了这最后一公里”。
极简安装,普遍适用,让物联网技术在工地顺利落地
综合上述分析以及“新基建”的强势崛起,让“机械指挥官”——由南京智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套工程机械物联网管理系统,在资本寒冬中看到了转机。
在早期的探索中,“机械指挥官”团队发现在工地接一根线的难度超乎想象,这无疑为技术落地增加了阻碍。因此,我们认为,管理类监控产品要在现场批量落地、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可以无线、极简安装。为实现这一目的,从传感器、芯片、模组,到连接、传输,再到自研工程机械状态分析核心算法,最后到平台与操作系统,“机械指挥官”构建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这次疫情对经济和企业的影响之深,目前来看可能还未知全貌,不过随着春节后全国近80%的重大工程都已复工,“机械指挥官”明显感受到了施工企业对项目远程监管需求的提升。以机械工时管理为例,以往的做法是企业要在项目部安排管理专员负责机械的进场、派工、工时统计与台班登记等事宜。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考虑我们提供的这种既能减少人员接触,又可以显著提高数据精准度和管理效率的解决方案。
施工机械通过“机械指挥官”系统扫码进场之后,管理人员即可在大屏地图监测机群动态,了解每台设备每时每刻的运行状态,通过小程序一键派工后,被派工机械打卡上下班,以派工时间段内终端采集的工作时长为结算依据。同样,施工队长和机手可以在手机小程序上进行台班签证单的新增与审批,代替纸质单据,简化审批操作,提高统计分析效率。完成施工任务后机械进行扫码退场,退场后机械被存入历史机械库,方便管理人员随时回看机械在项目上的工作情况。可以看出,机械管理员、施工队长、施工员在线上就能方便完成对接流程,切实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针对施工现场对机械管理的种种痛点和实施难题,“机械指挥官”以“持续提升施工效率”为使命,在前人未曾探索过的领域,目前已经实现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AI算法,将入场机械进行统一联网管理,帮助施工企业更智能地管理机械设备。
众所周知,5G最大的机会是在B2B行业的应用,我们相信,在采集足够多的机械数据基础上,“机械指挥官”未来在辅助驾驶领域大有可为。支撑行业转型,共建智慧工地,我们在行动!
疫情对建筑业企业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周月萍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工程和基础设施组负责人、合伙人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中国乃至全球都受到严重影响。鉴于病毒的高传染性,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均发文延缓企业复工复产,防止因人口流动和聚集导致传染。建筑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受疫情影响程度首当其冲。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恢复工作和生产,却也出现一些复工后疫情扩散情况。据了解,广东省东莞市某建设项目,复工后发生员工聚集性感染新冠肺炎事件,共有4名人员先后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山东省济南市某商场发生多起关联病例,主要原因在于该单位未落实主体责任,没有按照要求测量体温,每天违规召开晨会,造成人员聚集,通风和隔离措施不到位,还存在不配合提供密切接触者名单等问题。另外,一些建筑业企业在复工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盲目赶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房屋市政工程复工复产指南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各参建单位(含建设、施工、监理等)项目负责人是本单位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第一责任人,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工程质量安全管控到位”,同时要求“坚决防止发生聚集性传染事件和质量安全事故”,并对复工复产条件、现场疫情防控、质量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监督管理以及复工复产保障措施的细化和落实给出详细指导,坚定复工复产信心。
以上案例和规定表明,疫情对建筑业企业的影响,除因政府部门要求直接导致停工外,还体现在疫情风险防控方面。复工后建筑业企业项目负责人是本单位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第一责任人。瞒报谎报疫情情况、不按要求执行防疫措施以及质量安全管控不到位,都将对企业复工带来不利影响,企业不仅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停工停产,严重情况下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负责人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另一方面,防疫费用增加、工期延长,作为施工单位能否和业主方沟通顺延工期,并得到防疫费用补贴?这又给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
针对建筑业企业复工及其面临的风险,我们建议:落实要求,切勿瞒报,换位思考,分担风险。
一是重视复工条件,把建设主管部门的复工要求落实到位,提升项目健康(卫生)管理水平,降低复工风险。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均明确提到复工应当具备的条件,经过主管部门核查后方能复工。复工条件主要是对组织管理(建立防控体系等)、人员防控(人员实名制等)、施工现场防控(封闭式管理等)、防疫物资准备(储备足量等)、现场安全管理、教育交底6个方面提出要求(各地具体规定稍有不同)。将6个方面的工作做到位,项目的健康(卫生)管理水平方可大幅提升。
二是切勿瞒报,重视疫情控制工作。一方面,复工前应对到岗人员进行排查和登记,严密关注其健康状况,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做到传染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这是最好的对员工负责、对社会担责、对企业止损的方式。另一方面,瞒报容易导致“说一个谎言之后需要一百个谎去圆它”,容易“一步错步步错”,如果企业已尽管理之力,即使被调查,也可以走正当的调查程序,因为调查是建筑业企业“自证清白”的惟一机会,通过调查证明建筑业企业已尽到防疫责任,如此才能重获生机。
三是对疫情的定性完全符合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但是施工方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需要向业主方发函说明,并按合同约定的程序主张工期顺延和防疫费用的适当补偿。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施工单位应规范各项目经理部的发文甚至包括行文的措辞,尤其是项目经理部对业主方要求复工的指令要积极回应,避免个别项目经理利用疫情作为抗辩业主复工要求的理由,更不能以此为由阻扰业主方及其委托的项目管理公司进场,毕竟疫情发生虽非施工方的过错,但也不是业主方的过错,业主方也是受害者,在疫情影响下,要学会换位思考、彼此理解,用合作协助、彼此分担风险代替拒绝复工和高额索赔的过激行为,这样有利于双方互相扶持,平稳度过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间,把项目顺利进行下去。
此次疫情对建筑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建筑业企业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国家和各地政府均已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出台了政策保障措施,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同时,为了振兴经济,国家特别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也是近期行业关注的热点,将成为下一步工程建设领域的投资热点,给建筑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