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1.我国进入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建筑业工业化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建筑工业化最早期、建筑工业化起伏期、建筑工业化提升期、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期。
从2016年开始我国建筑工业化步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全国装配式建筑约2亿平方米,产业规模达5234亿元,过去3年复合增长率达55%。
2.多维驱动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2016年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家正式将推广装配式建筑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意见》强调我国须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设国家级装配式生产基地;加快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
2017年3月,住建部出台《“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截止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要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要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要达到10%以上。
3.发展装配式是必然之路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模式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过去数十年,现浇混凝土式的建筑模式受益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广泛发展。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这一模式将难以为继。
农民工数量增速快速下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8亿人,同比增长0.6%,增速较2013年的4.4%下降到3.8%;18-60周岁劳动人口在2013年见顶后开始下降,2018年全国劳动人口数量9.11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下滑至65.26%。
农民工年龄不断提高,年轻农民工占比越来越低,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明显。
农民工年龄构成及占比(单位:%)
建筑业劳动力成本在快速攀升。2009~2017年建筑行业私营企业工资的CAGR为12.3%,非私营企业为11.6%,高于同期GDP增速。由于传统建筑施工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且竞争较为充分,人工成本的提高将进一步压缩有限的利润空间。
建筑业私营与非私单位平均工资
建筑业农民工人均成本持续上升
中国城镇化率还将持续攀升,人口红利弱化将加速传统建筑业向建筑工业化升级。建筑业从业人口增速下降,供需失衡促使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建筑工业化高度机械化、人力成本占比低,相较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现浇式建筑模式有明显的优势。
4.装配式建筑产业方向明朗
目前我国已形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份额最大,钢结构次之的格局。
1)已在发达国家的产业路径中得到印证。从成熟发达国家的产业路径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是被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装配式建造模式。美国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主,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结构和木结构为辅。
2)受国家政策引导和我国产业结构影响。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木结构较少被提及;我国有着良好的钢铁和混凝土工业基础,产能大、布局广泛、技术成熟,可为装配式建筑快速推广提供足够的原材料,而木材资源相对匮乏,不能满足建筑工业化的快速推广。
3)由技术模式自身的特点决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成本较低,适合量大面广的多层、小高层办公楼、住宅建筑;钢结构建造成本略高,但抗震性良好,适合高层,特别是超高层;木结构建造成本最高,设计规范限制较多,难以大规模应用,只适用于部分豪华低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