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今年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冲出,我国作为最为严重的灾区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科学及时应对,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重要胜利,重启经济、回归正常发展轨道是当前工作重点。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与企业家谈心、鼓劲、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十四五”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主席讲话共有3个主题,一是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三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每个主题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要求,尽管整个讲话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包涵的内容、意义却十分深刻、深远,不仅给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指明了道路,同时也让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工作找到了方向。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把保护与激发经济体“活力”作为第一要务,这不仅体现出最高领导层对企业(市场主体)认知有了新的变化,同时对破解经济发展困局的思路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活力”按照辞海的解释是指旺盛的生命力,而生命力只能寄托或存在于生命体之中。尽管企业不同于普通的生命体,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其具有鲜明的生命体特征,因此,活力之于企业并非一个空泛概念,这是每个企业、每个企业家都要深入思考并做出合格答卷的问题。
从完全“实力”追求转变为“活力”导向,表面上看只是一字之差,实际上其背后却隐含着企业的属性、价值标准、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全新的转变,因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不再是狭隘的行业、产业及市场,而是外延到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的“生态体系”之中,企业增长与成长不再是同义词,扩张与发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转型、创新等也都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企业活力的认知基础
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但在“活力”意义上,最大利益首先是企业能生存并不断成长,其次才是效益和效率,健康是企业活力的底线,一旦企业“本钱”出现问题,利益最大化将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唯有企业“三观”重塑,企业活力才能落地。
企业观
不再只是把企业作为产品的桥梁,而是把产品作为企业的桥梁。这不是企业与产品前后顺序简单的互换,而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不同企业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也是必需,但若只是停留在产品较量上,其结果必然是竞争同质化、企业类同化格局,这种认知基础上的“创新”及“核心竞争力”都将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优势,因为你想的别人同样在想,你做的别人同样也在做,即使今天做不到明天也会想办法做到。而反过来,把企业作为竞争主体,产品只是企业竞争的手段与媒介,充其量只能在行为上模仿对手,但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真正变为别人,这才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基石。
价值观
不再只以相对意义上实力大小论英雄,而是以绝对意义上活力强弱论成败,这不只是企业评价指标的差异,而是企业价值取向的根本不同。
竞争优势无疑具有积极的市场意义,许多企业也正是按照这个思路构建企业的,表面上看优胜劣汰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但问题是若只把“优”理解为比对手更大,漠视企业活力更强这一根本,面对越来越苛刻的生态环境,尤其是频发不断、不期而至的各种“黑天鹅”事件,仅靠有限的相对优势将很难成为企业成败、存亡的依据。
发展观
不再只把企业“体格”增长定义为发展,而是更注重“人格”的完善与提升,这不只是发展形式、发展方向的扩展,而是对发展观念、发展内涵的必要修正。
随着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充分甚至过度的营养使孩子发育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早,十三四岁就有了成人的身高、体重,既使个个“身强体壮”也不能得出健康发展的结论,因为他们的知识、心智等方面还有大量的“作业”需要完成,这种“发展”无疑是有缺陷甚至是失败的。在这个视角上来认识与理解企业发展,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探索和突破。
企业活力的解析路线
企业活力概念建立,首先是要摆脱单纯的“做事”思维,其次要建立全面、准确的企业“为人”观念,事实上,企业本来就不只是一个由机器、厂房、员工等元素构成并提供产品的场所,更是一个有着先“先做人、后做事”和“心有多大、舞台才会多大”内在逻辑的生命体。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少有企业真正秉承“生命体”的成长规律而不断“为人”,更多的则是完全致力于“舞台”打造的方法与技巧,先天就很脆弱,再加上长期过劳与透支,必然导致健康的丧失与生命的缩水,许多企业之所以在不该倒下的时候倒下,不应摔跤的地方跌得头破血流,大都不是因为“做了错事”及“做错了事”,而是其活力不足、缺失缺陷的暴露与暴发。
普通水稻无论怎样“努力”亩产可能都只有几百斤,而杂交水稻在同等条件下亩产超千斤则很轻松,姚明长成如此高大威猛的体格,也不是因为比别人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更多的呵护,企业命运迥异从根本上也是因为彼此的“生命基因”不同,若完全“忘我”甚至“无我”于竞争优势营造,不仅难逃同质化、类同化竞争魔咒,而且还会出现虚高、虚胖、畸形等可怕的“生命假象”。
不论有没有这种观念与意识,基因都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的组织体系之中,不同之处在于许多企业都错把那些非基因的相对排名、经济指标追求当成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真正应具备的基本元素却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企业的基因相对完整、健全,但需要弄清楚的是“有意种树”,还是“无心插柳”,到死都不知道失败的真正原因很可悲,而不清楚取得成功的理由同样也很可怕。
企业活力的基因结构
对企业活力“正本清源”,在“基因”层次上深度解析,从根本上把握企业生命的内在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没有先天长期进化的遗传密码,一切全在于后天人为地赋予与设定,但这不影响企业基因的形成、存在及发挥作用,只是有其独有特色和特点,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人为”属性才使得对企业基因修正、改善及至重组提供了可能。
健康、健全的企业基因,首先应具有高远、厚重、质朴的企业生存目的、理由或动机。优秀企业基因的第一功用在于可提供能长期、持续驱动企业前进的动力,而非只是靠一些一厢情愿的愿景、目标来拉引企业。其次应具有清晰、具体、可靠的企业发展依据、根源或内核。优秀企业基因的第二功用在于可提供能自动、自发促进企业成长的活力,而非只是靠一些外部的作用力、影响力来拖动企业。再次,应具有超越产业、产品或服务自身属性的价值定位。优秀企业基因的第三个功用在于可提供能有效、有力制约企业前进方向的定力,而不只是在“事”后加个“业”字来简单界定自己。最后,应具有发自于内心,自然、自觉、自信的言行规范。优秀企业基因的第四个功用在于可提供能繁衍、繁荣企业文化的底蕴,而非只是完全靠学习、模仿建设缺乏内在根基的企业文化。
企业基因的方法体系
企业基因结构是判断或评价企业活力的标准体系,现实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才能深入、客观、全面地剖析企业并准确把握企业基因,这点之于今天的企业尤为重要,稍不留心就会被一些表象所蒙蔽与欺骗。
第一,横向上对企业知、行及“知行合一”程度进行全面扫描、分析与求证,以发现企业存在合理、合势方面的基因表现。
说一套做一套、“知而不行”自然与成功无缘,但“行而不知”同样也很危险,许多企业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向了成功殿堂,有偶然因素,当然也存在内在必然,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只会归纳自己因为做了什么而走向成功的经验,压根就没搞清楚企业为什么会这样做的原因,因而只能不断重复过去的成功“做法”,殊不知外部环境会不断变化与演进,多年后又重新回到原点,甚至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纵向上对企业上下及“脑体合一”程度进行全面扫描、分析与求证,以寻找企业内在协同、有序方面的基因线索。
企业上到一把手下到普通员工,岗位不同、职能相异,彼此之间有领导被领导、管理被管理之分,但这一切并不会影响企业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上的有机统一,其根本或基础就是企业的“基因”,特性越明显、越清晰,健康成长或全面发展的潜力就会越大,否则,不论企业这台机器的“大脑”功能多么强大,知识、信息量多丰富,而其他“零部件”却不配套、没有得到及时改进、升级,其整体效用不会有丝毫提升。
第三,空间上对企业内、外及“天人合一”程度进行全面扫描、分析及求证,以获得企业外在和谐、相容方面的基因依据。
企业因为可满足某种需求而立足于环境之中,这个环境不仅包括企业利益相关方,更包括更大范畴的自然、地理、政治、社会等间接甚至非利益相关方所构成的生态体系,企业的价值追求与外界所得到或希望得到的东西是否相称,与是否把“顾客是上帝”挂在嘴边没有一点联系,不管你是谁,只有由外而内地寻找并发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并实现无缝对接才有可能站稳脚跟,而一心于规模扩张、战胜对手甚至觊觎控制市场、绑架顾客、实现垄断,最终都只能是美丽的幻想。
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活力与实力相关,但不是必然联系。活力是指企业基因结构的合理程度,而且可以因人、因事、因时而不断改进,而实力则是企业在某个时点发展的结果,绝不能因为企业实力大、效益好就自以为生命力也很旺盛,而企业活力很强,若正处于成长阶段,实力处于下风也很正常,但前景一定会很好。
第二,企业活力与环境相关,但不是因果关系。公正、公平、公开的外部环境会给“活力”充分的施展空间,但若“活力”不足再“风调雨顺”也难以健康成长并结出丰硕成果。一味地报怨环境、报怨市场只是在为失败、为失误找借口,永远都改变不了被动乃至出局的命运,唯有眼睛朝内从灵魂深处审视、剖析企业,对企业生命基因改善、修正乃至重组,这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证企业比别人更健壮、更健康、更有作为。
第三,活力与企业活泼相关,但不是对应关系。企业活力不能只理解为企业表现上活泼、活泛、活动能力乃至营利能力强,其对应的是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能找到可长期生存、发展的充分理由、依据和空间,否则,不论企业有多大实力,一旦遇到某种变局,哪怕是一些非常偶然的事故,都有可能让企业短期内土崩瓦解。
企业活力的现实接口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及更远的将来,不管你是谁,都不能把企业的命运寄托在对手出局或失误之上,也不能寄希望于自己始终会一路顺利,营造并保有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活力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发展之源、不败之本。
企业体检。长期在“没有终点马拉松”中艰难跋涉的广大企业,面对各种危难、危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有基本生存资格永远都是第一诉求。“体检”已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并发展成为一个巨大产业,原因在于大家明白不论多么富有、地位多高、块头多大与健康都没有直接关系,有理由相信,之于还没有健康概念的广大企业,用基因这把利器对企业活力进行检验无疑是一件非常值得做、应该做的事情。
企业转型。对于身陷企业类同化、竞争同质化,饱受产能过剩折磨的广大建材企业,企业转型的意义不言而喻,但需要明白的是企业转型不是产品转换、产业转移,也不是企业技术更先进、工艺更节能、生产更绿色,因为这些行为均属于产业升级范畴,是每个企业都必须做的事情,这只能够获得短期的竞争优势,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类同化的趋势,唯有企业基因得到修正、转变才会实现真正的转型,对此大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投资评价。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合作,再吸引人的技术经济指标可能都没有比找到一个诚实、可靠、有品位的“合作者”重要,把投资对象“为人”作为第一要素,对其“做事”能力、水平把握也许不会那么准确,但对最终的成败绝对具有参考价值,遗憾的是这把“利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应用,更多的还是依靠对技术、市场、效益的推断,是非曲直自然明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企业活力为支点的企业服务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更接近于医患之间的关系,不管企业规模多大、地位多高,只要涉及企业生命活力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问诊于专门的机构和专家,任何情况下自我诊断、自我治疗都是不明智且危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