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的家居建材行业,一个传统而又全新的产业-----原行业,正快速崛起,一些本土强势品牌甚至凭借独有的专利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原木门市场中享有很高声誉。
“装修好不好,关键看厨卫”,这句家装行话,正随着厨柜、浴柜的日益普及被颠覆——“装修档次高不高,关键看门面”正成为新风尚。现在,很多高档会所和别墅的门面都选用原木门,原木门甚至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和人民大会堂,成为这些标志性建筑的点睛之笔。
选材是原木门生产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质地和档次。目前在厦门的多家品牌原木门企业几乎都在使用高档进口木材。笔者走访多家原本门工厂发现,工厂里无一例外整齐地堆放着或经处理或刚运来不久的木材。据介绍,这些木材都是进口的高档原木,有缅甸的黑胡桃、樱桃木,刚果的沙比利,美国的白蜡,还有更珍贵的非洲花梨木、非洲黑柚檀。
据厦门一品牌原木门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些原材料在进入生产车间前,一般要经过两大处理步骤:
第一步骤是脱脂烘干。原木一般要在烘干房里加温到60℃,滤掉木材内部的浆脂,才能保证不生虫,确保稳定性。烘干是防止木材开裂和变形的关键,如果干燥不彻底、含水量不均衡,木材热胀冷缩,容易开裂变形。在烘干房里,笔者看到了正在享受“桑拿”的木材,每个烘干房的门上都挂着一个标识牌,清楚地记录着木材的干湿度、木种尺寸、装窑日期和负责人。
第二步骤是定型,即木材烘干后需放在通风的仓库里回潮定型,使含水率保持在10%左右,才可进行开料。含水量的多少根据各地区的干湿度不同而变化,如厦门质检部门规定木材含水率要低于15%。这个过程是原木初加工最耗时的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月。经过定型后,木材变得“滋润而有弹性”,确保了后道工序的顺利进行,也具备了制作高档原木成品的雏形。
上漆也是影响原木门优劣指标的重要因素。上漆分上底漆和上面漆,底漆有四层,要反复进行喷漆、磨光(分手工砂磨和机器砂磨)、修色(弄掉色差),直到没有瑕疵才开始上面漆。这个过程是最耗劳力的一道工序,仅手工磨砂就需近一周。面漆基本上采用高贵典雅的紫檀木色,与原木门本身的优良材质相得益彰,极富韵味。
厦门原木门之所以在国内声名鹊起,很重要一点原因是解决了千百年来木门收缩开裂的难题。传统的木门是将加工好的零部件组装成门,再进行全封闭油漆,受热胀冷缩,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痕。而厦门原木门大多采用了分体拼装工艺,先油漆再拼装,各部件拼接处都预留收缩缝,解决了收缩、开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