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凯盛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具有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光伏产线建设、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系统方案等全方位业务板块。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建材如何发挥央企优势,助力“双碳”实现?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凯盛集团董事长彭寿给出了他的解释。他认为,低碳发展是国家战略,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聚焦本国国情和企业优势领域,抓住太阳能产业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主流趋势;同时基于我国建筑耗能和碳排放占终端用能及碳排放比重巨大,让建筑参与太阳能发电,建筑和光伏的有机结合是发展重点。太阳能事业就是玻璃的事业!”
玻璃发电再创世界纪录
作为玻璃新材料技术专家,彭寿院士一直坚守在玻璃研究、工艺装备开发和产业化第一线。彭寿院士的演讲重点提到:“光伏产业细分领域多、辐射范围广、行业集中度高,其核心就是光伏电池,无论是晶硅组件还是发电玻璃都离不开玻璃,可以说太阳能的事业就是玻璃的事业。”
凯盛集团遵循中国建材集团“战略清晰、主业突出”原则,确定了玻璃新材料“3+1”的战略布局,在高转换率的碲化镉(CdTe)发电玻璃和铜铟镓硒(CIGS)发电玻璃等核心业务中,打通了集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智能制造为一体的上下游全产业链引领着我国光伏发电和玻璃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国际能源网了解到,凯盛集团多年前就进行了发电玻璃+BIPV的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技术优势,结合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化管理等先进技术,大力推进发电玻璃的BIPV示范应用,实现了光伏与建筑的高度融合,让建筑由能源消费者向能源生产者转变。
彭院士在演讲中介绍到:“凯盛集团通过多年攻关,已实现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光电转化效率15.8%,电池效率突破20.2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出的世界最高转化率达19.64%的300x300mmCIGS冠军组件,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发电玻璃在光伏建筑已广泛应用
上述发电玻璃的规模化生产,正在加速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发展。国际能源网了解到,在安徽蚌埠,凯盛集团建设了国内首个10.08MW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为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示范;2019年11月13日,8.5代TFT玻璃生产线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发电玻璃项目,电站年均发电量1000万度,每年节约标煤3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吨。
凯盛集团累计在蚌埠建设有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35MW,每年发电约3200万度,每年节约标煤12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00吨,将蚌埠打造成为我国自主程度最高、产业规模最大、应用示范最广的发电玻璃绿色生产与应用前行示范基地。
此外,演讲中也提及凯盛集团不断创新发电玻璃应用场景,积极服务国防建设、重大工程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发电玻璃产品成功应用在西藏阿里1400公里边防线、冬奥会张家口奥运会场、河北太行山红色旅游基地、九寨沟黄龙超高原机场、海南定安装配式建筑等项目,大力推进发电玻璃在BIPV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玻璃力量。
助力建材行业碳中和需多方努力
彭寿院士认为,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绿色建筑是低碳减排的重要抓手,绿色材料是绿色建筑的引领支持。
建材行业碳排放总量目前占全国工业碳排放总量的20%,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将可能提前实现碳达。彭院士认为:“建材行业的重点在于碳中和,而碳中和的重点在于科技引领、政策推动和数字赋能。”
彭院士建议:加快绿色建筑示范场景的推广,加快制定发电玻璃等绿色材料政策与标准,大力推进绿色材料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明确新建建筑碳减排指标,加快构建建材碳数字平台,明确碳排放基数,保证碳数据统一,积极应对碳交易,适时发展碳金融。
倡导绿色观念,政策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是关键。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产业链的齐心协作,密切配合,凯盛集团与多家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共同创新、发展和建设,为实现双碳战略贡献力量。“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我们国家关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也是全人类需要关注的一项事业,凯盛集团将持续在这一领域做出成绩。
未来,凯盛集团将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发电玻璃在BIPV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优化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适应低碳发展需求,为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商,中国建材集团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将全力助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