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长兴县自2018年通过基金、政策和示范多措并举,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模式,全面推行矿山边开采边治理,做到修复和开采同步实施、贯穿始终,力争矿山生态“不欠新债”。截至目前,5家关闭矿山完成治理面积139万平方米,返还基金3700万元;17家在产矿山边开采边治理面积202万平方米,植被成活率90%。
一是建立基金“蓄水池”制约机制。将原来政府管理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调整为由银行管理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基金,并从政府的总账户改为矿山企业独立专项账户,提高基金缴存和利息收入的透明度,增强企业对基金的财产意识。部门、企业、银行签订三方合同,约定关闭矿山交工和竣工二期治理验收合格后、在产矿山治理50%验收合格后方可提取。同时,提高基金收取标准,按照边坡120元/平方米、平地20元/平方米略高于治理成本的标准收取,引导企业算清“治与不治”的经济账。截至目前,全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收取总额达1.4亿元。
二是建立政策“警戒线”督促机制。梳理每个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现状,对达到治理条件的矿山点对点制定年度治理计划。通过约谈、座谈、争取试点等形式宣传自治的优势和优惠政策,并把边开采边治理纳入矿山诚信管理、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专项活动中,将未开展边开采边治理的矿山列为失信惩戒对象,对采矿权延续进行约束,不得创建绿色矿山,并实行降级直至注销关闭。
三是建立治理“样板地”引导机制。选取湖州南方大煤山矿国家绿色矿山作为试点,积极探索PPP模式,以公开招标方式吸引第三方社会资本,既解决了矿山技术不足,又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大煤山完成边坡喷播复绿12万平方米,被列为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业发展论坛现场观摩点。同时,积极组织专家深入矿山出谋划策,帮助解决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