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近年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聚焦玻璃幕墙高坠隐患痛点和难点。“通过信息化手段,排摸底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模型预警机制,对玻璃幕墙建筑定期‘体检’,将建筑幕墙从‘疾病管理’上升到‘健康管理’,使本市玻璃幕墙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质量安全处处长陈江说。
摸清底数全面纳管
自1984年上海首栋玻璃幕墙建筑联谊大厦落成,36年间,上海玻璃幕墙建筑经过高速发展阶段,数量与管理手段之间的张力,凸显了上海玻璃幕墙成长与旧管理方法滞后之间的冲突。2011年前,上海的高层建筑幕墙面临底数不清、事前、事中管理缺位的难题,整个玻璃幕墙行业停滞于“事后管理”的初级阶段。
2011年,《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墙管理办法》的出台开启了我国地方政府对建筑玻璃幕墙依规管理的新篇章,对建筑玻璃幕墙采用、设计、施工、维护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上海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开展建筑玻璃幕墙安全巡查等管理,摸清家底,从源头“定位”,防范“玻璃雨”的发生。
2012年,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委托第三方社会力量,对数千幢玻璃幕墙建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地毯式排摸,建立了玻璃幕墙建筑信息库,并将全市12000多栋玻璃幕墙建筑纳入了数据管理平台。
“底数明确后,我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在幕墙管理中的应用,从源头上降低空中坠物发生概率,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陈江解释说。2016年,上海市建筑幕墙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全市已有16个区12500余栋高层幕墙建筑纳入幕墙建筑智慧管理。
闭环再造监管流程
有了“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就有了基础。上海依托数据库,管理平台对全市入网的既有幕墙建筑进行算法推送,筛选出疑似高风险楼宇,在每年一次第三方巡查的基础上,开展台风前加强检查和无人机智能巡查。依据绿、黄、红三级预警机制对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并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平台复核整改信息后上传至幕墙数据库,完成闭环管理。
大数据时代,算法先行。管理平台根据建筑本身特性、外部变量作用、业主管理行为三大类共7万条数据进行权重分级,自主研发出“玻璃幕墙高坠风险算法模型”,建筑幕墙监管自此有了“魂”。
经过算法推演,管理平台筛选出1868栋疑似隐患,工作人员在人工检查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无人机、清洗机器人、摄像头等高新科技智能检查方式,提升排查效率。“以往排查全靠人力,花费一周才能对10000平方米的幕墙完成检查,而无人机只需4-6个小时,效率比人工提高90%。”相关公司负责人田学勤说。
经过排查,平台最终确认733栋建筑的幕墙存在隐患,随即依据“绿黄红”三级预警机制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对随时存在高坠伤人可能的红色高风险建筑,系统紧急启动应急避险措施,一键派单给业主和物业,责令其48小时内完成整改,相关负责人上传整改信息至平台,系统审核通过后,该风险建筑颜色降为黄色,业主和物业须在30至90个工作日内完成维修。记者从平台上看到,目前已有680栋建筑完成整改,另有53栋建筑处于黄色的重点关注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监管部门通过信息化平台,结合业主定期自查、年度汛期自查,形成市、区、街镇、业主四级管理模式。
2021年,上海市抽查玻璃幕墙建筑799栋次,各区已巡查玻璃幕墙建筑22579栋次,共开具整改单195张,其中判定为可能有高坠隐患154处,已通过管理平台完成应急避险上报流程128处。
“管理平台再造了建筑幕墙的监管流程,将原先企业自查的滞后管理,升级成为‘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的监管闭环,同时通过全方位的自查、巡查、抽查,将建筑幕墙风险隐患排查变成‘规定动作’,形成标准化管理模式。”陈江说。
精细化管理为城市安全护航
随着管理平台多维数据的积累,算法分析能够更好地为精准推送和分级管理服务,提升安全治理效率。
上海根据业主管理行为,结合建筑资料、幕墙信息,开展全市玻璃幕墙建筑覆盖“一楼一档”,试行“一楼一码”数字化管理,同时整合巡查整改、管理痕迹等数据,自动生成1.2万余份“楼宇画像”,线上、线下推送给业主和物业。
“楼宇画像”揭开了上海市玻璃幕墙精细化管理的序幕。今后,上海市将从修订《上海市玻璃幕墙管理办法》入手,进一步完善管理思路和具体制度安排,明确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和应急避险手段。同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相关部门已与银保监局、保险机构开展玻璃幕墙应急避险专项保险的课题研究,通过鼓励保险来替代原先的收缴新建建筑玻璃幕墙应急避险基金制度,提升应急避险措施的覆盖率和可操作性。
“玻璃幕墙治理是‘一网统管’的生动社会实践,通过‘一网统管’精准服务城市运行,上海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让城市治理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陈江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