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1991年出门打拼,2016年返乡至今,今年,正好是刘光凯创业的第30个年头。
刘光凯是湖北鑫凯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一无所有的“毛头小伙”到监利市返乡创业明星,这位年近花甲的企业家终于实现了漂泊在黔西南时的愿望:回乡创业,为监利玻铝“添柴加火”。
“鸿雁”归乡打造知名劳务品牌
刘光凯出生于监利市龚场镇,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带外出打工的农民靠“一把玻璃刀,一把直尺”发家致富,逐渐成为玻铝行业的佼佼者,龚场镇也一度被称为“老板镇”。
1991年,刘光凯和弟弟带着5000元钱,从龚场前往恩施利川,开店划玻璃、卖铝合金。兄弟俩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从零售做到批发,产品远销海外。2000年,玻铝行情越来越好,刘光凯渴望寻求更大的市场,于是带着积蓄到贵阳继续创业,开辟新的玻铝市场,一干就是17年,“监利玻铝”的名号在黔西南也越叫越响。
刘光凯说,那时候,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监利人在做玻铝生意。
“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创业者,在外漂泊久了就想回家。”生意越做越大,刘光凯返乡的心愿却越来越强烈。
监利市招商引资项目启动,发展“归雁经济”,实施“能人回归”工程。2016年5月,在家乡人的召唤下,刘光凯兄弟俩带着向往和期待,与监利市政府签约,入驻华中生态铝产业示范园,投资1亿多元创办了鑫凯东铝业,仅10个月即建成投产。
高薪外聘人才打通技术“堵点”
“目前,车间已开了4条挤压生产线,日加工成品36吨,每吨均价21300元。”刘光凯指着正在作业的铝型材挤压机说。
刚创立鑫凯东铝业时,刘光凯也是个“门外汉”。尽管在贵阳从事了17年的玻铝零售批发,但专业生产加工铝型材对他来说,相当于重新跨行。
怎么判断铝材厚度是否达标?如何引进挤压生产线?企业能否顺利投产?一个个难题摆在刘光凯面前,这位年过半百的企业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坚定了自己要攻坚克难办企业的决心。
“铝材是定制产品,形状一样,结构厚度也有许多细微分类。一点差错就会导致产品不合格,被客户投诉退货。”为打通技术“堵点”,解决客户退单、产品缓产的状况,刘光凯带领团队彻夜研究生产技术,找突破口,重金从广州聘请专家,解决车间模具定型、开发生产线等难题。
要掌握技术,就必须留住人才。为招纳相关专业毕业生为公司出谋划策,刘光凯抛出优厚条件,建立人才机制,为高学历人才提供福利保障。经过技术与人才的双重“加持”,鑫凯东铝业突破技术瓶颈,走出频频被投诉退单的阴霾。
投产后的4年内,企业3位股东多次前往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鑫凯东铝业铝型材产品逐步投放新疆、贵州、广东等多个省市,还远销越南和马来西亚。
疫情期间不裁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
鑫凯东铝业车间内,经常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挤压班长忙着试验模具,包装间工人在打包,一捆捆包装好的铝型材被装上车……
60岁的陶师傅是挤压车间打包铝材的一名工人,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十几年前,他跟着刘光凯外出打工,如今,在车间做打包工作。
“我年纪大了,在车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补贴家用,平时生活没问题。”陶师傅说。
像陶师傅这样的贫困户不止一例,鑫凯东铝业创立以来,先后招入8名贫困群众到车间工作。除工资外,每逢节假日还给他们提供福利。2020年疫情期间,鑫凯东铝业为家乡捐款捐物累计达50万元,并对员工承诺“保证不裁员、不减员,增加再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刘光凯等人还带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监利玻铝商回乡发展,从2014年到2018年底,先后有60多家企业入驻监利玻铝产业园,打造出玻铝产业链。
“我生在监利,长在监利。如今既然选择回来办企业,那就一定要为乡亲们提供便利,为家乡建设尽绵薄之力。”刘光凯说。
2020年,鑫凯东铝业被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和监利市铝业协会授予“爱心企业”称号,刘光凯也被评为“监利市返乡创业明星”和“诚信企业家”。
创业30载,这位玻铝“老字辈”初心未改,用实际行动诠释追求卓越、艰苦奋斗的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