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元素,见微知着,要做好有关工作,更需要由建设工程标准的基础理论层面做起。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教授陈绍礼,与同济大学的专家共同进行的现代多高层钢设计的若干基础理论,成功研发出新的结构设计方法,从整体性入手确保建筑物抗震及抗火安全。研究早前更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颁授08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自然科学一等奖,成绩备受肯定。
陈绍礼参与研发的有关理论已被两岸四地及多个欧洲国家的企业应用于工程标准及工程软件中。他介绍时指,根据传统的结构设计理论,工程师往往只能知悉建筑物中个别柱或梁的安全及受力程度,若建筑物的梁柱局部及结构受损,却难以准确知悉对整体安全的影响程度,以911恐袭中的世贸中心为例,主要损毁的其实只是几条柱,但却令全座建筑物塌掉了。
他表示,其研究是采用了新的方法,以建筑物作为一整个系统或组合,透过计算机模拟等技术,了解各部分的受损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从而更全面提升安全程度,特别是中国不时发生地震,抗震安全极之重要,以新方法设计的建筑物,便可尽量保证结构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由于钢材料的弹性及强度会随温度升高而改变,传统设计方法亦难以保证抗火下的结构安全,但有关研究理论已加入有关元素,并能作出相应的模拟及分析调节,确保建筑物具一定抗火能力。陈绍礼称,相关的基础理论已提出超过20年,惟至约10年前才首次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近年发现渐趋成熟,研究成果已被内地、台湾、香港、澳门、英国、西班牙、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企业采纳,用于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设计软件中,以规范相关的建设。
另外,同系副教授周国荣亦与大连理工大学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专家合作进行复杂防洪调度系统多准则径流预报方法和决策理论问题研究,成功以内地10多个省市共60座水库和4个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为原型,研制一套智能管理系统,以具备数据分析处理、洪水预报、讯息查询等功能的通用软件,针对性地助决策者快速制定洪水调度的方案。该项目亦同获08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