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石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7月3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期间,最受关注的活动莫过于石材行业“十四五”发展高峰论坛。在展馆开放式的论坛区,没等到论坛开始几乎已经座无虚席,会议期间更是吸引了许多现场观众驻足,很多人站着听完了全部内容。
据中国石材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疫情原因,这份行业发展《纲要》迟迟没有正式公布,但也正是这段时间,让这份指导石材行业前行的《纲要》结合疫情期间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走势,有了更多更深的打磨时间。如今这份《纲要》对行业具有更深入、更切实的指导意义。那么,行业如何解读这份《纲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纲要》如何承上启下指导行业未来发展?《中国建材报》记者就上述内容专访了中国石材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苏桂军。
回顾“十三五”总结经验找差距
“十三五”期间,石材所依存的产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15年12月开始的中央环保督察,至2017年年底完成首轮31个省(区、市)全覆盖。一些矿山、加工厂停产整顿,这意味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由此,石材产量和经济效益进入调整期。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4468亿元,利润362亿元。2020年主营收入3081亿元,利润262亿元,年均分别下降7%和6.26%。
在此期间,石材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最为显著,主要体现在矿山整顿优化效果明显、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另外,技术进步成绩突出;石材进口贸易相对平稳,出口贸易有一定下滑;生态、绿色发展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实效也是“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苏桂军也强调,“十三五”期间石材行业发展仍然存在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没有根本性解决,行业转型升级压力大;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短板依然存在;传统市场萎缩,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大,缺乏开拓新市场能力;企业品牌意识较为淡薄,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分散无序;石材行业发展与生态环保、水土保持、林地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没有很好解决。
总体来看,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然,这也为“十四五”期间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企业要跟上绿色发展新要求
“‘十四五’期间将是国内经济、发展格局重塑的五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时期。”苏桂军着重提示行业、企业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发展要向着建材行业“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新目标迈进。
同时,他着重分析了石材行业面临的新环境,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绿色发展、双控双碳;需求总量下降与产品结构矛盾,装配式建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性、国际化面临新挑战;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制胜关键。
谈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苏桂军分析指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石材行业最为明显的变化趋势。随着国家和部分地方政策趋严,政府对目前低效落后、产能过小的中小石材矿山进行关停、合并处理,纷纷出台政策,招商引进大型骨干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成为整合资源开发及加工的主力军。企业将逐渐向规模化、规范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认识到占领优质资源的重要性,争相布局现代化、规模化石材矿山及加工项目。
竞争态势将发生根本改变
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时,苏桂军表示,建材工业到2025年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合理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将大幅提高,行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绿色低碳生产消费体系构建形成,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迈入先进制造业行列,形成保障国民经济建设、满足人民高质量建材需求与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良性新格局。
我国对石材消费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不会变化,行业增长将符合国家、相关行业发展要求,保持合理的增长,石材产业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与之相伴的,首先是石材消费需要的结构变化:一方面是建筑业变化,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人民群众对住房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追求好不好,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总量会下降。另一方面是建筑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对产品结构需求发生变化,企业能不能在新的竞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键看是否具备提供石材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其次,应用领域拓展,石材95%以上用于公共建筑装修,城市建设、园林建设、家庭装修市场的空间巨大,对这些领域未来发展的判断和开发程度,决定了石材的消费需求。未来区域需求将成为主要增长点,包括成渝经济圈规划、大湾区、长三角、雄安新区等。
再次,与陶瓷砖、装修板材等相比,石材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石材低碳特点、天然特质、石材产品创意无限,市场竞争力大,市场拓展空间较大。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石材消费。
最后,是行业发展的国际化特征明显,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石材行业在国际贸易中仍占有重要份额,但从“十三五”走势看,近期国际市场不容乐观。此外,结合消费领域、需求结构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四化”思路五项原则目标明确
《纲要》中明确,“十四五”期间石材产业将以产业基础双轨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石材业高端化、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化为指导思路。以坚持资源生态、环保、高效开发;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技术创新、数字化赋能;坚持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现代化;坚持国际化发展为原则。
在解读行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时,苏桂军表示,石材产业将围绕五个目标发力,一是保持产业规模3%~5%的增长,进出口贸易结构将不断优化,进出口总量稳步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二是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资源开发与保障体系,矿山恢复治理率达到80%。到“十四五”末,争取石材矿山20%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要求。
三是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要取得明显成效。培育数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创意设计产品、装饰部品、定制化产品及装饰空间整体解决方案等精深加工、高端化产品达到50%以上。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石材企业品牌。
四是大幅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上取得突破。重点园区推广清洁生产达标活动,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持续提升,园区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0%。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大幅提高,重点园区推广新能源,部分园区建成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五是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石材产区建立起技术创新平台,部分大型优势企业建立研发创新、工程应用中心,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石材创新产品设计、装饰空间设计、复合新产品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石材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成果得到产业化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
明确任务路径抓好重点工程
为实现“十四五”期间石材行业的发展目标,《纲要》中明确了七大任务路径,包括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集约化进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端化转型;加强创新驱动能力推进智能化制造;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环保水平;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构建双循环格局;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保障高质量发展;提升人造石产业加强上下游合作。
“抓好重点工程,取得新的突破是行业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苏桂军进一步解释了绿色矿山样板工程,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示范工程,行业创新平台创建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示范工程,低碳园区、低碳工厂示范工程,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示范平台,国际石材开发联盟创建工程,石材职业技能培训工程这八大工程的具体目标、重点内容和实施路径。
为了顺利实现石材行业“十四五”期间的任务目标,《纲要》中也对保障措施做出了具体的方案。一是推进规划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中国石材协会、地方石材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规划宣传贯彻,形成共识。加强与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上级政府部门的协同,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撑。加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石材产区联动,抓好相关工作落实。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支持。各地石材产区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各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地方有关产业政策要求,以及功能区规划、战略的要求,加强政策协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保障石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用活用好国家各类财政资金。
三是加强财税金融支持。鼓励地方财政加大对石材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推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源综合利用建材产品增值税、所得税减计征收等国家财税政策。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各级有关部门要构筑良好的政策解读、成果宣传推介机制,组织、支持形式多样的宣贯会和交流会。
五是加强行业宣传监督。协会组织要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媒体,宣传石材产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石材企业建立诚信体系和良好的商业发展氛围,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在此基础上,苏桂军也介绍了石材行业2035年的发展目标,即建成现代化石材工业体系。绿色矿山建设全面覆盖,主要产区建成绿色矿山示范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友好,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产业布局合理,形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构建区域性协作的产业集群。工厂技术装备现代化、数字、智能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科技创新驱动新业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标准化体系健全,产品结构合理,质量品牌效应突出,市场应用更广泛。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日益完善,资本、技术输出与流通贸易并举,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地位明显提升。行业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保、综合利用、低碳发展水平达到建材业先进行列。到2035年石材产业将发展成为资源高效开发、生态环境友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的绿色、近零(负)碳产业。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8月8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