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300多万元的崭新生产设备,日前在尤溪县三林木业有限公司满负荷运转起来。“这三条生产线是我们为开拓国内市场专门买的,从决策到试产只用了32天,目前已拿到4000万元的相框条订单。”公司总经理黄中棣说。
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这家产品原本全部出口的我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来的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继去年出口创汇不降反升——实现1443万美元、同比增加3%之后,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出口额4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10%以上。
“寒流”中的优异表现,得益于三林木业持续开展的自主创新,并依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木材利用率的加工方法为代表的133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6个。山区企业能有这么多专利,实属不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黄中棣说。
三林木业是尤溪林产业的领军企业,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生产标准木线条,杉木、松木集成材等系列产品,其中,杉木产品年产量达8万立方米。自2004年投产以来,三林木业产品一直以外销美国、加拿大为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三林木业也遇到极大挑战。不过,他们见招拆招,改变原先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的国际市场销售方向,新拓展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经过数月努力,效益显现,保证了出口不降反升。同时,迅速开拓国内市场,并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1000多种相框条系列产品。
黄中棣说,调整见效,是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为基点的,他亲身体验了这点。他笑言:“2007年以前,我常要跑美国,别人开玩笑说‘真幸福,一年到头到美国玩’。他们哪知道,我每次去都忐忑不安的,因为我是为了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才去的。”
原来,由于杉木结疤多、表面颜色不一致,常出现吐油、涂层脱落等现象。这些问题曾被称作杉木加工的“癌症”,认为是不可能解决的。不信邪的黄中棣和科研人员经一番攻关,终于研究出一种称为表面木粉涂装工艺的杉木结构型材新加工方法,并获得专利。新方法应用到生产之后,三林木业的杉木出口产品自此实现零索赔。
同时,改进工艺,提高效率,也一直在进行。如通过与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对接杉木间伐材复合改性应用技术,彻底解决出材率偏低问题。“原来用传统方法,锯材的出材率仅为55%,27%的原料成了废弃物。改进之后,我们实现‘短材长用、小材大用’,出材率提高到86%,剩出的芯板材料、板皮、下脚料和木屑基本上都加工成产品,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年降低成本500多万元。”
技术支撑,也使三林木业实现集约化生产。以林产企业最基础的木材切割为例,原来用传统加工方法,一个标准生产线的大车间需锯木师傅300名,而三林木业运用它的众多专利技术,实现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一个车间只需锯木师傅2名。不仅降低成本,而且经由机械化,木头锯得又好又快。
产销两旺气象新。如今,三林木业不仅满负荷生产,最近还扩招300多名工人,目前员工达2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