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近年来,漯河市以“三板”应用为支点,推动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漯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漯河市和临颍县先后被评为河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县),有两家企业先后被评为河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国家住建部、省委省政府和省住建厅领导多次到漯河市调研、指导装配式建筑工作并给予好评。
漯河市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政策出台较早的省辖市之一。2017年10月,漯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漯河市建筑业发展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为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漯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础较好。2017年有两家构件生产企业建成投产,其中混凝土结构构件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15万立方米;钢结构构件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5万吨。截至目前,漯河市共有构件生产企业5家,其中混凝土结构构件生产企业3家,年生产能力30万立方米;钢结构构件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25万吨;轻钢结构构件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0.5万吨。
发展之初,漯河市积极布局,努力克服投入成本高、技术力量薄弱、技能人才短缺、社会认知度低等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积极探索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途径。成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调研组,先后赴江苏南通、湖南长沙、上海等装配式建筑发展先进城市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外地市的经验,结合本市实际,采取由易到难、先水平后竖向的做法,统筹各种要素,循序渐进,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且具有漯河特色的建筑产业化发展之路。
划定区域重点推进。明确西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龙江生态城、沿河第一街坊等区域为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区域,坚持“小步快走”,进行试点示范。要求重点推进区域内强制应用“三板”(预制内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应用总比例不得低于60%。在推进“三板”应用的基础上,鼓励采用预制外墙板、预制阳台、预制遮阳板、预制空调板等,提高建筑的整体装配率。建立行业发展激励政策。对“三板”应用项目和其他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项目,经核实符合扬尘治理“六个100%”标准的,在重污染天气临时管控期间给予开(复)工管理的优惠政策;对达到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的项目,享受省、市装配式建筑资金奖补等支持。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拉开了漯河市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的帷幕。
受政策的强力驱动,漯河市采用“三板”的新建建筑面积逐年增加:2019年53.7万平方米,2020年97.3万平方米,2021年达到192.1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漯河市有48个工程项目共419.83万平方米应用了装配式建造技术,其中装配率达到20%以上的有94.2万平方米、达到50%以上的有9.7万平方米,达到A级装配式建筑等级标准的项目有4项共8.14万平方米,达到省级科技示范项目2项共1.6万平方米。
通过建筑项目的“三板”技术应用,漯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补齐了装配式行业发展短板。成立装配式产业发展协会,组建装配式建筑专家人才库,集中社会优势资源,引领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标准规程,支持漯河市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规程编制工作,其中由漯河市监理企业编制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监理规程》填补了我省空白。二是推进了建筑产业化稳步发展。“三板”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构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漯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三是锻造了一批新型产业化工人队伍。漯河市先后有1000余名建筑工人参与了“三板”技术应用施工,熟练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市住建局推出的“送教上门”服务也助力漯河市建筑劳务人员实现了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转型,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四是积累了可供参考的发展经验。漯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以“三板”技术应用为切入点,打破了传统建造业的壁垒,在沙澧大地开花结果。省内多个兄弟单位先后到漯河市考察学习、交流经验。五是提升了装配式建筑社会认可度。装配式建造方式安全、干净、整洁,工地扬尘、噪音、建筑垃圾等大幅减少,改变了传统施工方式中工地现场脏、乱、差的现状。消费者也认识到装配式建筑具有外观精细、工程质量高、结构安全等特点,增强了购买意愿。六是增强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漯河市装配式建筑企业以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为着力点,促进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了漯河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漯河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科技研发投入达到1585.6万元,累计获得专利49项。同时,市住建局以《漯河日报》等新闻媒体为阵地进行广泛宣传,为漯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