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另外,在建筑运行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因此,加快发展低碳建筑,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控制体系,并形成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从未来看,低碳建筑的发展重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新建建筑节能。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如果我国新建建筑都严格按照节能50%或65%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将对节能减排工作作出巨大贡献。二是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包括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其中,大型公共建筑比普通住宅运行能耗高5-10倍甚至10-20倍,是节能改造的重点。三是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改革。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秦岭以北的城市年户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基本都在2.5吨以上,而秦岭以南没有实行集中供热的城市每年户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一般都在1.5吨以下,这说明供热计量改革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推动低碳建筑发展,关键在于发挥政策合力:
第一,加强对低碳建筑及其意义的宣传。目前,人们为了与传统住宅区别开来,提出了节能住宅、绿色住宅和低碳住宅等概念,但从公众的角度看,这些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异同在哪里,并不清晰。因此,只有在理论上进一步明晰节能住宅、绿色住宅和低碳住宅的定义,才能让大家都能了解和接受,并加以推广。
第二,制定和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在标准制定上,要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管理标准等。在标准执行上,目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基本上已经严格执行节能50%以上的标准,但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施工环节现在还有10%左右的建筑没有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中小城市和村镇还没有启动这项改革等。
第三,发展低碳建筑需要树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理念。一是建筑材料低碳。低碳建筑首先应在建筑材料上实现突破,包括屋顶技术、屋面技术、涂料技术等,这种突破应该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为此需要加大相关低碳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力度。二是建筑施工低碳。据测算,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绿色施工方式每平方米能耗可以减少约20%,水耗可以减少63%,木模板消耗量减少87%,产生的施工垃圾量减少91%。如果要在施工阶段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住宅产业化、工业化,采取装配式施工,推广全装修。三是建筑使用低碳,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
第四,制定低碳建筑推广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从供应端看,对低碳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应研究和制定财政补贴或信贷、税收优惠政策。从需求端看,对购买符合标准的低碳住宅,应在国家住宅消费政策中加以考虑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