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成都市场,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前面的调查中我们知道,成都是中国为数不多发展生态门的城市之一,然而很多成都本土品牌在发展生态门的热浪中却走着一条不健康的道路。
"偷梁换柱"与"偷换意识"是成都乃至整个四川本土门业的一个特性,而这个特性在生态门上更是被商家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您是否想过,生态门缘何如此受到商家追捧?是它对大自然环境的"人文关怀",还是它的高利润?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后者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正因如此,有眼光的四川商人相中了生态门,也积极地引进和学习生态门的生产技术,甚至使出偷师学艺的招数。对新兴技术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生态门制作技术的严格与其高昂的成本,很多商家望而却步,因此四川商人的特性在此处发挥出了作用,打造四川特色的生态门。于是在四川生态门有了各种各样的形象:实,这种采用天然木材作为原材料的门,商家拍胸脯地呐喊,这难道不够生态吗;还有前面提到的,PVC塑钢做门套或者用铝包边的门,由于酷似生态门的外形,也冒着生态门的名义身价飙升。
试问,把一般木门当做生态门来销售,这种欺骗能到几时,这种伎俩又能用多少次?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因概念不清晰而导致的消费不透明,终会因为外来品牌的进驻失去效力,如同阳光照射下渐渐散去的大雾。在此时露出真面目的商家,又如何容身与消费者质问的目光之下?本地市场的运作变得病态不说,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信任更会瓦解,造成恶劣影响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挽回?
把生态门提出来说,不只是希望能够成为驱散大雾的一缕阳光,更是希望这能是一记敲醒四川本土门业品牌的警钟,一个品牌要想做强做大,就必然需要在急功近利和长远效益做好选择。
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您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