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地产股久违地迎来大涨。
6月27日,A股房地产板块一片红火,板块整体涨幅高达3.85%,中南建设、天地源、中迪投资、新城控股等股票均涨停;港股同样表现不俗,相关板块涨幅均超3%,合景泰富、禹洲集团、时代中国、港龙中国、富力地产、龙光集团等多只内房股涨幅超10%。
今年以来,地产股的每次普遍大涨都伴随着政策相关传言,此次亦然。
6月27日,一则消息在坊间流传。消息称,地产股的集体上涨是因为中央会出台重磅政策提振楼市,具体举措包括二线城市取消限制措施,一线城市二套房首付下降等。
虽然房地产行业苦市场低迷已久,各方都在期盼重磅政策出台以刺激楼市、带动经济,但截至目前,传言中的政策并未落地,地产股也在6月28日回落。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地产股少有大涨的时候,更多则是“跌跌不休”。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7日收盘,A股和港股房地产开发企业总市值相比今年一季度末减少了6%;如果将时间线拉长,今年上半年,两市房地产企业市值总和减少了12%,仅半年时间地产市值就蒸发了4645亿元。
“跌跌不休”七成房企市值下跌
2022年至今,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今年上半年,百强市值房企中,仅有30家市值增长,70家企业市值下滑。
其中,上半年市值缩水最多的是融创中国,2022年末其总市值还超200亿元,但截至6月27日,融创中国总市值仅有70多亿元,市值跌幅高达68.28%;其次是ST世茂,自从今年5月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其股价就持续下跌至1元警戒线附近,为了“保壳”,ST世茂的管理层也采取了一系列提振措施,但整体来看跌势明显,上半年其总市值从去年末的89亿元跌至44亿元,跌幅约50%;此外,金科股份、雅居乐集团、美的置业、碧桂园、格力地产、绿城中国、中南建设、首开股份上半年市值跌幅也超30%。
上半年市值增长最多的是京投发展,市值从2022年末的34亿元增至47亿元,涨幅37.31%;其次是越秀地产,上半年市值增长幅度约30%,截至6月27日,其总市值已经增长至342亿元;此外,中国海外宏洋、张江高科、上海实业控股、中国国贸、绿景中国地产、上实发展等半年度市值涨幅均超过15%。不难发现,市值涨幅居前的房企多为具有央企、国企背景或者是城投类企业。
虽然在持续的下跌后,千亿市值房企“缩编”,但目前,仍有10家房企市值保持在千亿元以上,分别是新鸿基地产、华润置地、万科、中海地产、保利发展、长实集团、龙湖集团、招商蛇口、恒基地产和太古地产。其中,市值在2000亿元以上的房企有2家,分别为新鸿基地产和华润置地。
截至6月27日,市值百亿元级别的房企有45家,但这些房企总市值普遍集中于500亿元以下,市值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房企仅有3家。
根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还有14家房企市值低于10亿元,其中包括弘阳地产、正荣地产、融信中国、建业地产等。
停牌、退市资本市场加速洗牌
今年上半年,在股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不少房企股价也跌至退市警戒线。
房企退市也是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引爆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之一。之所以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主要原因还在于,这场退市大潮席卷了过去多家高光亮眼的房企。
新力控股是今年首家退市房企。2021年9月20日,新力控股遭遇股债双杀而紧急停牌,自此陷入漫长的停牌之中。今年3月19日,18个月停牌期限到期,新力控股未能复牌,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新力控股成为出险房企退市第一股。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此前统计,目前港股还有超过15家房企处于停牌之中,7家房企将在今年9月迎来18个月停牌期的截止大限。
相比港股,A股由于设置了面值退市的规则,因此退市洗牌的速度更快。
6月6日,昔日的四川“房企一哥”*ST蓝光因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被终止上市并摘牌,成为退市新规下A股首家“面值退市”的房企。此后,A股开启了房企排队退市模式。
蓝光发展之后,中天金融、阳光城、泰禾集团、嘉凯城等,这些曾经的“黑马”房企、地方“领头羊”,仅仅几年光景,就已走到终局,截至目前,已有8家房企被强制退市。除此以外,金科股份、荣盛发展、中南建设等房企股价也在1元至2元间徘徊,尤其是金科股份,截至6月28日,其股价仅有1.07元,已逼近股价红线。
虽然不少被强制退市房企表示目前公司的经营都在正常进行,但在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看来,退市对于出险上市房企来说具有负面影响。
刘水表示,主要表现在公司融资渠道受限,将进一步增加公司资金链紧张的风险,同时,公司价值的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影响投资人信心,公司的声誉也将进一步受损,从而拖累品牌和产品的美誉度、忠诚度,对项目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但同时,刘水认为,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高杠杆企业风险不断暴露,行业进入加速优胜劣汰阶段。退市是上市房企经营恶化的结果,更是房地产行业加速出清和重整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