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7月28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大运会的特色亮点,除了精彩赛事、场上竞技值得期待,办赛过程中的绿色低碳同样看点十足。
为了践行低碳绿色理念,早在2022年,《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便已发布,其中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重点落实。
这些原则也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为了实现100%绿电使用,在成都大运村运动员下榻的酒店,1800多块发电玻璃提供着清洁电能。同时,在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网球比赛场馆,发电玻璃被用来为指示路标供电。
这种发电玻璃全称是碲化镉发电玻璃,由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研制,既可以透光,又能利用光照发电。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建筑的表面积增加有效发电面积,从源头上减少建筑碳排放。
“成都大运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筹办、举办和赛后全过程。”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杜胜歌表示,将努力把成都大运会办成一场国内外有显示度、展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效的绿色低碳体育盛会。
成都绿色低碳大运会还蕴含哪些低碳密码?《环球零碳》带你一探究竟。
01.绿色能源:场馆100%“绿电”供应
推进可再生能源使用,是源头减碳的有效措施。
四川水电资源丰富,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与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了《“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四川作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为将川西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运输”至大运会场馆,赛前,四川电网新建、扩建配套工程11个,成功实现清洁能源的汇集输送。之后将借助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序组织开展大运会全清洁电交易,使本次大运会的所有场馆,实现100%使用清洁电。
此外,成都大运会因地制宜,推进光伏、光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应用,让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利用。例如,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场馆设置的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和成都大运村运动员下榻的酒店设置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均可提供部分绿色电能。
02.绿色场馆:旧馆改造更节能,新馆建设更低碳
成都大运会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原则,49个赛事场馆中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仅13个为新建。各大场馆的建设和改造都遵循低碳原则,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通过“小、巧、省”的改造办法,实现场馆低碳、节能、环保。
旧馆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成都大运会对既有场馆的改造,没有做大开大挖的“大手术”,而是通过优化自然通风和采光、加装布袋风筒、使用喷雾降温系统等,实现了场馆低碳、节能、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排球场馆中心作为“改造场馆”,秉承“绿色、低碳、环保、科技”的改造理念,场馆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这座已建成20多年的场馆,通过内部换装后,变身为会“呼吸”的绿色场馆。场馆内部改造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位于双流区体育中心体育馆的羽毛球比赛场馆,则通过场馆建筑顶层分布着的一条条灰色布袋风筒,使馆内温度将保持恒温状态,确保场地内羽毛球比赛不受风速的影响。此次大运会,新建的13个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凤凰山体育馆、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因‘智慧+绿色’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凤凰山体育公园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峰表示:“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了凤凰山体育公园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提前解决管线碰撞和标高需求,避免材料的浪费。运营过程中,通过可视化管理平台,可以使整个体育场馆的能耗降低约15%,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约20%,设备生命周期延长约20%,运维成本减少约30%。
环保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地面,地下也暗藏乾坤。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是新建大运场馆中最早应用透水混凝士地面的场馆,这样的路面,不仅可以高效渗水、透水,保持路面干爽,并且可以通过路面将自然雨水留存。该场馆利用雨水回收系统全年节水3000吨以上,耗水量降低20%,实现场馆绿化养护用水自储自用。
03.绿色交通:低碳出行成风尚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
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含80台氢能源车)和1000余台新能源轿车被用于交通服务。其中,龙泉赛区配备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同时,大运村到中心城区场馆将有90%以上的交通使用新能源车,大运村内部100%使用新能源摆渡车。
大运会使用的这批电动新能源大巴,采用了全新的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充电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车辆配置磷酸铁锂电池,实际公交路况的运行条件下,续航可以达到280公里—300公里,充一次电就可以满足一天的行程需要。
氢能源车方面,据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估算,一辆氢燃料电池大巴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8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年减碳量超过70吨,相当于4000棵树的固碳效果。
04.绿色运营:赛事服务低碳化
在低碳运营方面,大运村建设中简化了运动员公寓房间的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房间内除易耗品以外,95%的物资为租赁形式,均可实现回收再利用,赛事结束后运动员床具可重新组装为大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低碳在吃上也无处不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运会优先选用绿色种植养殖基地及低碳环保食材食品供应商,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高于北京冬奥会、武汉军运会50%的水平。另一方面,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8台、咖啡机器人3台,实现整体产能提升30%,提高食材出成率10%,节约能耗30%,减少垃圾量50%。
大运会还将推进智慧物流与绿色物流无缝衔接,食材仓储落实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推行科学精准配餐,采用环保材质餐桌餐椅,餐盘餐具餐盒均使用可降解、可回收材料,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餐厅。同时,大运会还配备了日处理10吨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置设施,促进资源化利用。
05.绿色参与:激发公众低碳参与热情
在推动“绿色大运”的同时,成都也积极推动公众参与低碳行动。
2022年4月8日,“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登录后,每位用户都可以领到一棵“小树”,通过步行、骑行、乘地铁、坐公交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获得对应的碳积分,不仅能兑换实实在在的大运会纪念品,还能为大运会捐赠树苗。通过这个小程序,用户能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大运会节能减排助力活动中,共同为成都添绿。这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成都大运会是青年的盛会,而全球青年会聚之时,也是传播‘绿色、低碳’的绝佳契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苗峪源认为,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正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因此,在这样一座城市举办大运会,必须将“办赛”当中积累的“绿色、低碳”理念汇聚起来,与“营城、兴业、惠民”充分结合,落实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2020年3月,成都提出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这是成都立足生态环保、广泛惠民、政府引导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针对本次大运会,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陆续推出知识竞答、公众碳积分捐赠、城市文化点位展示等七项活动,并在专区准备了丰厚的普惠激励奖品,并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以此激发公众低碳参与热情。
06.绿色碳抵消:发挥社会低碳力量
“源头减碳、过程管控、末端中和”是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的实施路径,在末端中和层面,着力发挥社会力量抵消赛事产生的碳排放,生动演绎大运会碳中和“新风尚”,为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参照国际惯例,大运会产生的碳排放量将由国家核证碳减排量、林业碳汇和“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进行抵消。为此,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工作部联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大运会碳中和服务类产品赞助商动员会,聚合本土企业力量提供碳排放量核算、交易转化、碳汇抵消等服务。通过拓展市场、积极动员,8家贡献方的碳减排捐赠量及服务内容已全面落实,总价值1500余万元。截至7月17日,成都大运会已吸引企业累积捐赠碳汇约39.7万吨。
此外,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作为赛事碳中和合作伙伴,推出了“点点”碳中和服务平台“低碳大运”专区,届时公众观赛、运动员参赛时,可搜索小程序“点点碳中和”进入“低碳大运”专区,点击“我要抵消碳排放”,通过在线计算个人碳排放、认购“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CDCER)抵消个人碳足迹,从而获得大运会定制碳中和荣誉证书,一点一滴助力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从筹备到举办再到后续场馆的利用,既着眼当下,又细水长流,彰显着绿色低碳理念和可持续、向未来的长远目光。绿色大运会背后,造就了一个更加绿色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