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当传统民营房企因深陷债务泥潭面临缩表阵痛时,新的资本势力已经在土地市场上展开了新一轮“厮杀”。
房地产依然没有走出下行区间,融资难、销售难、不敢拿地是绝大多数房企面临的困境。
机构数据显示,1~10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6万亿元,同比降低12.8%。在销售榜五强中,万科销售额同比下滑8.5%,表现颇逊色于其余四强。
万科面临的还有境外评级机构的降级,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元债市场的大幅波动。惠誉对其降级给出的理由是,万科中期杠杆率将保持在35%以上,近期其销售业绩弱于预期,这可能会抑制现金产生及其去杠杆化努力。
在销售十强中,碧桂园、金地集团、龙湖集团、绿城中国,销售业绩均同比下滑,其中碧桂园下滑幅度高达49.3%,其在百强榜的排名较去年同期下滑了5个座次。
百强房企格局正在发生大变化,一些老牌房企下滑严重。如融创中国、仁恒置地销售业绩下滑幅度均超过50%,堪称断崖式下滑。
但同时,一些新面孔正在跨越式晋级。象屿地产1~10月销售额同比增长72.4%,在销售榜排名中上升至第36名,同比上升了37个座次;大华集团销售业绩同比增长63.3%,在销售榜中排在第38名,位次同样比去年上升了37位。
这种分化在土地市场表现更为显著。
克而瑞研报称,1~10月份,10强房企新增土地货值占土地货值百强榜的63%,而后50强房企的新增土地货值占比仅6%。10强房企以外仍在拿地的企业同样是以地方国企为主,民企几乎“隐身”。新增土地货值高度集中的趋势并未改变,且愈演愈烈。
百强房企格局大分化
房地产进入大分化时代,能突围生存下来且活得比较好的企业,注定是极少数。这是当前房企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这种现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部分区域市场需求趋于供大于求。因此,对于多数房企而言,销售业绩下滑态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据机构统计,1~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52977亿元,同比下降13.1%。其中,10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3.5%,环比下降7.5%。10月份,百强房企中,有20家房企销售额环比降幅大于30%,40家环比降幅在0-30%之间。
TOP10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较去年同期降低11.2%至87.4亿元。也就是说,进入百强房企阵营的门槛已不足百亿元。
从不同梯队房企销售门槛值变化来看,1~10月,TOP1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降低4.2%至1391亿元,TOP20门槛降低16.5%至525.5亿元。TOP30和TOP50梯队房企格局变动更大,门槛分别同比降低19.7%和17.5%至327.5亿元和205.1亿元。
TOP50房企同样卖房艰难。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1~10月,TOP50房企全口径销售额共计4.3万亿元,同比下滑10.3%。50强房企中,有27家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占比超过一半。
销售榜第一是保利发展,老牌央企。1~10月实现销售额3682.1亿元,比第二名万科,多卖了566亿元,这个数量比排在第22名的中国恒大的销售额(546亿元)还要多。
第二名万科,销售额继续下滑,降幅为8.5%。而第三季度,万科营业收入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均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31.6%、22.5%,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面积同比下降38%。
经营面与销售面双疲软,叠加10月下旬以来,万科多只存续美元债价格持续下跌,引发投资者恐慌,股价大跌。尽管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表示,公司基本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债券异动主要是市场情绪波动所致。但这依然很难让投资者放心。11月2日,万科股价再度下跌1.06%,收至11.22元。
销售榜第三名至第五名,分别是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都是老牌央企,稳健型颇强,在这轮楼市调整中已经是胜出者。
而碧桂园的排名,已经从去年的第一名滑落至第五名,后期能否赶上是个未知数。
就算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总是会有一批“黑马”杀出包围圈。比如象屿地产、大华集团、伟星房产、中建东孚、联发集团、保利置业、国贸地产等,销售同比增幅均超过20%,座次排名也是大跨越。
以表现最出众的象屿地产为例,2020年~2022年三年间,象屿地产销售额分别为122.7亿元、169.3亿元、330.4亿元,其中2022年业绩增速达95%,几乎是翻倍式增长。今年前10个月,销售金额为369.7亿元,早已超出去年全年的销售业绩。在地产行业最艰难的两年,这家房企却迎来了业绩狂飙。
老牌港资房企合生创展集团,几年前曾被业内质疑“多囤地、慢周转”,现在反而在这轮调整中“活”得不错。1~10月,合生创展实现销售额265.2亿元,同比增长3.4%,排在第46名,比去年同期上升20个位次。
近半数拿地暂停谁在扩张?
10月31日,北京新一轮土地拍卖再次开启。其中,位于丰台区地铁九号线郭公庄的两宗地块被摆上“货架”,起始价超百亿元。这样的价格,足以让很多房企望而却步。
但最终被中海地产、中建东孚各自摘得一宗,地价分别为54.4亿元、75.9亿元,溢价率分别为6.67%、15%。这也是中海地产一个月内第二次“补仓”丰台区域。今年10月,中海地产以底价33.8亿元拿下丰台北宫镇地块;6月初,以28.3亿元拿下石景山区衙门口地块。
土地储备是房企开发的后备资源,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市场占有率。但现在,受制于资金实力以及地产行业下滑态势,大部分房企已经无力或不敢拿地。这也决定了优质土地资源会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实力房企手中。
据统计,截至10月末,百强房企中有近五成房企2023年拿地投资几乎暂停,且多数集中于销售50强之后。
拿地金额TOP100中,央企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66%,民企仅占22%。从数量来看,上榜数量最多的地方城投平台,占比达到四成。国企、央企积极、城投托底、民企隐身的局面仍未转变。
中海地产占据了拿地榜单第一位,前10个月新增土地价值1063.9亿元,是目前唯一拿地金额超过千亿元的房企。10月24日,中海地产还以240亿拿下上海“巨无霸”地块。
排在中海地产之后的是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万科、建发房产、绿城中国、招商蛇口、滨江集团、中国铁建、越秀地产,都是国企、央企背景的企业。也就是说,拿地十强已经牢牢掌握在国企央企背景的房企手中,这些房企同样占据销售榜20强。
一些非地方城投的新面孔同样值得关注。比如长隆集团、伟星房产、大家房产、象屿地产等,均排在前21名,拿地金额均超过百亿元。
再比如,一些名字颇为陌生的宇诚集团、方远集团、大华集团、坤和集团、香港置地、联发集团、城发恒伟、信扬置业、邦泰集团等,均跻身拿地榜TOP50。这些企业并非都是房地产企业,部分属于实业资本,且似乎有了集体“冒头”之势。
当传统民营房企因深陷债务泥潭面临缩表阵痛时,新的资本势力已经在土地市场上展开了新一轮“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