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2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两部门联合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强调,要按照“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都要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既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又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
会后,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更高规格、更大力度会议的召开,将有力推动房地产项目融资尽快落地。他说,全力支持房地产在建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既可有效支持现房销售、稳定市场预期,又可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柴强解释说:“列入‘白名单’的房地产项目,因为有了这种强有力的‘政府背书’和融资支持,会促使一些具有购房需求者增强信心购买期房。这样,就能使房企的新建商品住宅,特别是符合预售条件的期房及时得以销售,房企经营性现金流来源问题会迎刃而解。”
“此次会议明确,资金跟着项目走,对项目实施封闭管理,这有利于项目及时保质保量交付,促进住房消费,缓解房地产企业融资难。”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成栋对本报记者说。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向本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推动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的工作路径、相关部门职责以及具体要求,特别强调城市政府要提高“白名单”项目质量、协调解决难点问题。金融机构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细化尽职免责规定。多方合力,加快形成从推送、反馈到协调落实的机制。“这必将对高效解决房地产融资难题、有效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发挥重要作用。”
虞晓芬进一步谈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加强了城市政府与金融部门工作统筹和协调配合,将加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的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她建议,各城市政府应定期组织各方会商,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融资需求,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提供项目建设运行、预售资金监管等信息,推动协调机制顺畅运行。
“会议强调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严格按照标准筛选项目,切实解决房企的融资问题,这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意义重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说,根据会议精神,各地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做好项目筛选工作,项目选得准、选得好,才能让融资协调机制有的放矢,切实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会议同时通报,截至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276个城市已建立城市融资协调机制,提出房地产项目约6000个,商业银行快速进行项目筛选,审批通过贷款超2000亿元。
“这表明,各地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开局良好,为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引导预期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今年1月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做好融资保障工作。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目前房企融资困境,有利于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赵秀池对此也表示,目前,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显著。实践证明,通过建立这一机制,进一步促成了金融与房地产业的良性互动。商业银行贷款的及时发放,有效缓解了房企资金紧张问题,降低了房企融资成本,保证了房地产项目顺利实施,进而有利于“保交楼”“保交付”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