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8月21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及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就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最新进展等市场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回应。其中,房地产方面,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协调机制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在各方的努力下,精准支持了房地产项目融资,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5392个,审批通过的融资金额近1.4万亿元。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
不应盲目追求速度、规模
肖远企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金融机构总体经营稳健,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也都处于健康合理区间。比如,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3%,拨备覆盖率155%;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无论是综合偿付能力还是核心偿付能力,也都是在监管比例之上。
针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后续的规划,肖远企表示,在改革方面,金融监管总局采取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坚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的原则。在监管方面,金融监管总局首先要狠抓公司治理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发挥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其次,特别加强行为监管,重点对主要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严防大股东操纵、凌驾于中小金融机构之上,同时加强对董事、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行为监管。
“中小金融机构要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肖远企指出,差异化是要避免完全同质共振,特色化就是要扬长避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聚焦主责主业,不盲目求大求全。中小金融机构要脚踏实地,稳中求进,不要超出自身能力和自身资源禀赋,盲目追求过快的速度、过大的规模、过于复杂的业务,要重点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社区,服务本地。
在优化区域金融布局方面,肖远企表示,“区域金融布局主要是根据当地经济金融总量、变化趋势、金融需求的情况,来优化布局,根本目标就是金融供给、金融服务要能够满足市场主体和金融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
系贷款利率下行等影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表示,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增速持续放缓,主要是受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影响。今年1—7月,银行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9个基点,较前期的高点,也就是2021年下降了超过100个基点。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54%,同比下降19个基点,也较前期高点下降超过50个基点。
廖媛媛解释,净息差的收窄导致了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80%左右,净利息收入增长放缓对利润的影响非常显著。
廖媛媛补充,另外一个影响净利润的因素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降低服务收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已经连续5年同比下降。
|房地产融资机制|
审批通过融资金额近1.4万亿
对于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情况,廖媛媛介绍,目前,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5392个,审批通过的融资金额近1.4万亿元。
“当前,为做好保交房工作,各城市协调机制正在全面了解所在地在建已售未交付房地产项目信息。”廖媛媛介绍,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指导金融机构多渠道提供房地产融资服务,用足用好包括城市协调机制在内的各项政策措施,银行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截至目前,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000多亿元,经营性物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并购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今年1—7月,商业银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1万亿元,有效支持了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保险业应对灾害事故|
将搭建保险保障能力等评价体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今年前7个月,保险业赔付支出约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0.2%,明显高于前7个月保费收入5.2%的增速。截至目前,今年南方地区受灾比较重的地区,如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区的保险赔付,已经赔付了约28亿元,保险机构投入人力约8.7万人次,派出查勘救援车辆约5.8万辆次,较好支持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下一步,尹江鳌透露,在完善制度上,将搭建保险保障能力等评价体系,完善灾害事故分级应对机制;在探索试点上,将在今年初扩大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的基础上,总结河北、湖北、北京门头沟等地的做法,推动各地开展试点;在深化改革上,将扩大农险的供给;同时将完善共保机制,提升对重大项目等的风险保障。在强化监管上,将优化承保理赔的标准,提升保险服务的质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