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一直呈现出口居高不下,国内消费不足的现象。当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有不少企业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国外市场。
但是,国外市场这块"蛋糕"并不很好吃,尤其是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家相关出口优惠政策的取消。一些外向型木制品企业开始"求变",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萌生转向国内市场的念头。有的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开拓国内市场。但是由于长期关注国外市场,以前对国内市场几乎未曾投入,现在突然转向,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近日,有两位原来为国外商家做加工的业内朋友,就与笔者谈到了这样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产品研发方面缺乏主创人员,由于外向型木门企业的经营模式实际上就是来料加工,即国外商家将图样拿来,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有保证,那么照单生产就行了,不用自己去设计、开发款式和创新,相对来讲比较简单、省心,一旦转向国内市场则完全不一样。就算是模仿别人的产品,也得有对款式的设计方面认识比较深刻的主管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懂理论而且要有实践经验,这种人才并非一时能求得,是每个企业都想招纳到"旗下"的稀有"资源",可遇而不可求。
其次,是市场开发方面无从下手,面临比较生疏的市场。由于这部分企业长期致力于国外市场,主要为一些外商加工订单,对国内市场关注甚少,平时了解得不够,当产品转入国内后,如何进行市场定位、价格定位,以及营销服务等,都需要重新着手,基于这部分企业长期为国外市场加工产品,现在突然掉头国内市场,可想而知其中的确有一定难度,单研究、分析长期盘踞在企业所在区域的国内企业,他们的产品、营销、服务及赢利模式等,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内市场的开拓是需要花费工夫的。
行业相关人士还谈到,一般的,一些厂家,其产品从选材到产品质量一般不是问题,生产能力也有保障,但是由于前期没有在市场"露面",知名度、美誉度严重不足,如果定位高了可能客户难以接受,"量"上不去,主要是基于定位低了,但"量"如果有一定的增加,却对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又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想做品牌的企业就更为不利,因为你的中低端形象,在消费者与市场上已经定型了,很难一朝一夕改变过来。
再者,工程市场运作难入手,也困扰这部分企业。由于长期脱离了国内市场,一些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工程运作方面缺乏经验,而部分工程款能否到位也是问题,先期"垫资"对企业更是一大考验,其不确定性需要企业仔细把握。而要想做好国内零售(散户)市场,如果没有优秀的经销商合作,仅是厂家来操作,那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单靠厂家自设渠道来销售,很难形成规模"销量",更何况有的厂家只能做"厂",很难有办法去做"店",生产可能做得好,但销售做不好。当然,寻找一个好的经销商并不容易,大部分优秀的经销商都已有稳定的合作厂家。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轻意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合作。毕竟一个品牌做出口碑不是一朝一夕、很容易的事。
总之,以上几点困扰着部分"出口转内销"的木门企业。当然,世上没有不能逾越的"沟坎"。只要木门企业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与消费者需求,不断地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走访,同时配合以适当的宣传策略和营销手段,先解决经销商的问题,确定合适的经销商后,经销商也会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厂家,逐步积累国内渠道资源。其它的问题(如市场定位、款式开发等)也可以逐渐解决。企业便会一步步融入国内这个大市场,路子也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