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袭击之下,几乎所有陷入金融困境的国家都认定,应该为本国银行机构纾困。另一方面,各国的对策上又存在很大分歧。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西方各国对财政刺激的确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些有意采取财政刺激措施的国家,恰好是最不具备这种能力,而那些可以负担这种做法的国家,又不会采取此类措施。因此,如果德国人袖手旁观,这可能会使失衡更为严重。欧洲内部存在巨大分歧,而且分歧不只局限在欧洲大陆人与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人之间。欧洲各国最终所达成的全部刺激措施可能是杯水车薪,这就是西方各国在相互协调方面的现状。最终将看到全球失衡并未改变,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财政状况却明显恶化。这多少可谓是种灾难性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是某种程度上英国将出现何种情况?显然,工党政府已抛弃自己全部的原则,他们推行的政策实际上比我们大多数人所意识的更具扩张性。工党政府采取这些非常措施的理由是:我们所处的境况非同寻常,面临通缩以及由通缩带来的一场真正的经济崩溃风险。美国的处境也一样。这种局面下,你不能再袖手旁观。政府扩大财政赤字,只需从央行借款为其提供融资即可,我们知道这么做就会有效果。好的,那么就这么做。当然它也可能在某个时候带来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工党政府的观点是:像英国这种负债水平的国家,无法承受陷入通缩的风险。通缩的确非常危险,历史将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希望最终出现这种局面。因此,希望工党政府的措施能收到效果。如果它没有奏效,可真要陷入最糟糕的境地了,这不仅是因为政府的财政状况,还因为将落入通缩性债务陷阱——这意味着债务的实际价值始终在上涨,而家庭收入却没有增长——这是非常糟糕的。
许多人现在将投行视为引发当前这场危机的坏孩子、但也导致了自身的解体,是一大悲剧。2008年一季度后,国际投行的业务几乎已经消失,整个行业也声名扫地。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独立投行已经消亡,不论怎么说,它都已经成为过去。唯一两家以独立机构身份幸存下来的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和高盛(GoldmanSachs)——也已成为商业银行。从技术角度看,它们现在是美联储体系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它们将受到与银行相同的监管,不能再以过去的方式行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行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行业务的消亡,因为所有银行的内部都设有投行部门,从事大量投行业务——或者说,过去从事过大量投行业务。所以更深刻的问题是:中间业务会在多大程度上被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所取代,以及某些形式的资产证券化和证券(含衍生品)交易会在多大程度上持续下去——衍生品显然是证券一个重要的部分。在目前阶段,我们不知道结果将会怎样。如果处理得当,资产证券化还是有价值的,前提是这类证券是以一种透明的方式打包、在交易。而非场外市场(OTC)交易、有透明的标准、出售给自身杠杆比率不高或至少拥有长期债务的机构——这为金融体系增加了大量约束,理论上应会起到效果。
现在,如果资产证券化以这种形式出现,央行和监管机构显然就会在监管这类市场的流动性上发挥作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投行业务就将存在下去。当然,诸如为并购提供咨询等其它类型的投行业务,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众多衍生产品市场也将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
因此,会有大量基于市场的业务,而不是基于资产的业务会存在下去。当我们度过难关时,银行的表内业务仍将是任何设想中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也许经历过这场可怕的动荡,我们最终会拥有一个更健康的金融架构。不过目前看起来,我们不太可能重新回到一个纯粹意义的投行时代了。这对银行监管来说,就造成了一个很大问题——。其原因是:幸存下来的机构往往是那些极庞大的巨型银行,它们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从事着所有你能想象到的业务。这就引发了三个风险:第一,这是一种寡头垄断,对竞争极不利。第二,因为它们所从事的业务太多,非常不透明且难于管理。第三,出于同样原因,它很难监管。因此,危机过后,出现这种由巨型银行构成的寡头垄断不是理想结果。这些巨型银行之所以能幸存下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那类商业银行都能从政府获取资金。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让投行以某种形式继续生存下去,但要对于它们的运作方式、它们所参与的市场的监管方式、金融产品的监管方式和交易场所、以及资本化——都必须重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