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创新的世界
仅仅在十几年前,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泡在图书馆中,手抄笔录地去采集信息;在96年拿到第一部手机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后来手机更多地不是用来打电话,而是发短信,逢年过节时的问候短信更是经常令人忍俊不止,哭笑不得。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着无数的创新,且不说“超女”、“快男”刮起的一股“草根明星”旋风,就看每日的QQ语录,如果谁要是不知道“3Q”、“88”是什么意思,恐怕就要自认“老矣”……
一方面我们今天似乎已经生活在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世界中,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在经常抱怨:想创新,要创新,但不知如何创新。
定向创新
实际上,企业所追求的创新与QQ语言的创新,完全是两回事。
QQ语言的创新来自于灵感,有人称之为“信封背面的创意”,意思是指在懒洋洋的阳光下,喝着咖啡,于休闲惬意中忽然冒出来,信手写在信封背面的灵感。这种创新的点子,通常来自于对某些常年思考问题的潜意识回答,完全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而在企业中,当“创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通常都是企业面临经营瓶颈——或者营业收入与利润大幅下降,或者是希望再上一层楼而又找不到方法——的时候。通常这种时候,企业内的各种深层矛盾都被暴露出来:管理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生产问题、产品问题、市场策略问题……究竟哪个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关键问题以后,又从哪里着手,才用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这种针对某一具体目标的创新,我们称之为定向创新。定向创新依赖于结构化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完美结合,既需要依靠结构化思维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又需要依靠发散性思维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最终还需要依靠结构化思维来推动解决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对于以创造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出现经营问题寻找创新之道时,最直接的表现通常是在市场份额或利润上发生了问题。许多企业在寻求解决之道时,常常把问题归结于恶性竞争、人员问题、激励问题、管理问题、成本问题等等,而常常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利润,是因为企业为客户创造了价值;那么现在客户离我们而去了,是不是我们提供的价值已不能令客户满意了?
企业的经营结果在市场上以收入和利润为唯一衡量尺度,企业的所有管理行为,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管理、绩效管理、经营策略管理等等,都是为达到市场目标而服务的,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市场,发现消费者的价值观,才能够走好“定向创新”的第一步——确定正确的创新方向。
寻找创新的方向
一般的市场调查,只能以数据说明某企业在市场的地位,并不能说明数据背后的原因;通常的满意度调查,却也似乎不怎么起作用,收回来的表格上明明客户满意度很高,但就是投诉不断。
其实,问题往往就隐藏在令人恼火的投诉中,而并不存在于表格当中。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处理好个别客户投诉,不能从客户投诉中发现运营机制上的问题,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按下葫芦扬起瓢。
将常见的客户投诉进行分类归纳,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客户投诉通常可以折射出三方面的问题:
·企业内部问题:比如某个服务人员态度不好,送货不及时,产品残次率高等,常常是由于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导致;
·行业惯例问题:比如许多酒店在中午12点以前就要退房,否则按半天计算;这样很多旅行者就不得不提前退房,然后拉着行李去吃午饭,如果下午仍有事情就更加的不方便。这种规矩固然是行业惯例,但是否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呢?
·价值结构问题:如今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估计就是价格战了。很不幸的是国内企业通常采用低成本模仿、假冒伪劣等方法应对价格战,更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价值认知,而使许多企业卷入恶性循环的旋涡。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价格是产品价值的天平,价格战则往往意味着产品进入成熟期,即将进入衰退期,这时,市场上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而不是同等价值环境下的价格降低,唯此,才能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针对上述三类问题,企业定向创新的思路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企业内部问题,要依靠管理来解决。自然创新的方向就是管理创新;
行业惯例问题,表现为客户对既有惯例的无奈接受。那么通过服务创新打破行业惯例,就能为企业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
价值结构问题,则需要企业深入研究消费者的价值认知变迁并采取相应经营行为,而当一个企业能够在既有的市场上,实现价值突破,也就将开辟一个新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创新。
当然,三种创新模式——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业创新,不能孤立地看待。从管理创新到服务创新,再到产业创新,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升级实现过程;从产业创新到服务创新,再到管理创新,则是一个以终为始的目标管理过程。对于某个流程、某项营销策略、某个生产工艺的创新,都属于战术级别的创新,这些创新汇聚起来才能深刻地体现企业的战略意图;而在市场定位、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属于战略层面的创新,这些创新也必将通过战术创新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