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方法中有“事件营销”这一大类,而这一大类较其它类别被营销人士用得更多,效果也较好,在娱乐明星这个“坑道”里更是如此,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绯闻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少所谓的“明星”。灾难营销属于事件营销范畴,它以不可替代的新闻价值和高关注度成为商家争相利用的焦点,此次探讨,主要针对灾难营销的方法问题展开。
每当政府主管部门发布流行病预防的信息时,某“板蓝根冲剂”的药企就借机宣传其产品能防治该流行病,无论“手口疫”还是“猪流感”,该药企的广告都宣传其产品的卓越性能,使许多人恐慌于流行病到来的消费者纷纷购买其产品,许多医学专家却认为“板蓝根”没那么神,甚至于主张不用“板蓝根”防治“手口疫”和“猪流感”。当特定的流行病没有真正到来时,药企的“灾难营销”是“成功”的,因为他充分利用人们怕死的心理,利用其它类药品企业没错同类广告的良机,达到了卖药的目的。
“灾难营销”是一个不被企业公开承认的名词,或被“事件营销”所包含,但屡屡天灾人祸的来临,总有不少企业大发横财或占尽便宜。如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一些不良企业就利用灾难做免费广告,公开作出捐献巨款的空头承诺,媒体为他做了大量的宣传之后,这些企业就再也不兑现捐款的承诺了。又如“非典”流行病出现时,一些酿造厂的酸醋价格成倍数上涨,很捞了一把。再如台风、车祸、其他事故的出现,都有一些不法商人借机推销高价物品等。
也许这些善用灾难发财的企业,他们认为“灾难不常来”,人们对灾难的恐慌就是最佳的营销时机,能够快速拉动产品销售。事实上,“灾难营销”的确有四两拨千斤的广告功效,前段时间某地传出将要地震的谣言,据说一些人卖口哨和手电就发了大财,平时只买几角钱的口哨居然可以卖到十几元,手电筒卖到二十几元,真让人“佩服”商人的“眼光”。
不是主张“灾难”中企业不能借机做营销,如王老吉的倾情救灾,间接地推广了企业的品牌,在“灾难”中借势快速渗透,赢得人们的一片掌声和爱戴。还有许多企业在“灾难”中实施种种人道主义的善举,都赢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增进了企业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美誉度。从王老吉等成功企业的做法来看,“灾难”无疑是企业营销的良机,关键是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如何去做?是大公无私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还是借机叫卖自己的产品?当然,在“灾难”做正常生意也不犯法,也不违背人道,前提就是你的产品事实上对特殊的消费者群体确有帮助,能够真正解除消费者的困难。如果“板蓝根”被医学科学证明是防治“手口疫”和“猪流感”的特效药品,产家就算价格上不下降,把特效药品卖给消费者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产家对药品的性能心知肚明,这种药根本就不是特效药品,消费者花钱买了,产家赚到钱了,一但“手口疫”或“猪流感”真正到来,消费者服用你的“板蓝根”后如果不能有效防治,对药厂来说,“灾难营销”就会使企业失去信誉的损失,远高于眼前所得到的利润。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做“灾难营销”就只能无私地付出,通过对人们的帮助、对社会的奉献而赢得人心,最终赢得市场,切不可在灾难面前见缝插针地做买卖,特别是做一些有失诚信的买卖。
天灾,人祸,这些让我们恐惧和哀伤的灾难总是毫不客气地夹杂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我们尽可以防止它,用宽容的心来化解苦难;商业中,我们尽可以利用它,用巧妙的手段实现商业目的,虽然真正意义上商家永远成不了公益家、慈善家和慈善机构,但我们的品牌成长需要有这方面的内容,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有一颗“勇敢的心”,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