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所谓的白领工资标准,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各类人群的“讨伐”。标准线以上的,标准线以下的,无不为了“白领”这样一个无关大雅的称谓神伤。
“白领标准探讨”为何触动大家的神经?“白领”生活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白领”还是令人羡慕的“高贵职业”吗?一片口水背后,是我们经济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增长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结构变迁、分工细化、观念变化的结果。
白领标准引发广泛质疑
日前,一份自称是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现身媒体。标准号称是在综合各城市的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后制定的。
这份“榜单”将国内主要城市的白领标准分成了七档。位居第一档的是香港和澳门,其白领工资标准分别为18500和8900,位于第二档的是上海、深圳、温州、北京等内地城市,其白领工资标准分别为5350、5280、5020、5000……凡此种种,煞有介事。
然而这份貌似权威的标准发布后,人们却丝毫不买它的账。“白领”这样一个非官方的软称谓,在已经不那么“新鲜”的时候,却用另一种方式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网络上,传统媒体上开始大动干戈地讨论并质疑白领标准。大众媒体纷纷用某地居民对白领标准不“感冒”,某某城市居民质疑白领工资标准为题,对此进行大幅报道。
被分在第三档的杭州,其白领工资标准被定在了月收入4980元。从标准发布的第二天起,杭州各大网站的论坛上就开始吵得沸沸扬扬,颇具戏谑意味。网友“妙手仁心”说:“我每月要交的房贷就要4500元了,如果5000元算白领的话,我交完按揭跟房租,就所剩无几。”
当然,还有一些自认为属于白领的人认为标准订得太高了,同样对此提出了质疑。在杭州文三路一家IT企业上班的邵新扬对记者说,他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月收入在3500左右,自认为应当属于白领阶层。“在国外,IT工程师是绝对的白领,如果按照这份标准来划分的,我不知道自己应当属于什么,这份标准不可信。” 邵新扬说。
同样的质疑声也出现在海南、哈尔滨、西安、广州、南京等各大上榜城市。南京的裴文彬说:“南京白领的上线标准是月收入3780元,但是按照现在的房价,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要不吃不喝20多年。我昨天还完贷款身上只剩225块钱,这算白领么?”
颇具喜剧意味的是,在一片讨伐声中,被认为是标准制定方的社科院最终站出身来澄清,所谓的白领标准是一则地道的假新闻。虽然如此,人们的讨论热情并没有衰减。不少人依然热衷于对号入座,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质疑。
白领,蓝领,金领,这些舶来的词汇,是伴随改革开放,写字楼,外资企业等的出现开始进入国人视野的。白领,一度被国人视作是高学历、高收入、高生活品质的象征。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白领呢?记者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其中对“白领”的解释是这样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政府人员。
按此解释,白领似乎只与从事的职业有关,而与收入多寡无关。西安工业大学教授郑升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白领本来是一类职业的名称,金领是指官员,白领是指脑力劳动者,蓝领指技术工人,灰领指的是一般工人,没有什么绝对经济含义。”
对于以收入为标准来划分是否为白领的做法,郑升旭认为,此类排行既没有客观的标准定义,也没有合理的计算依据,不必当真。
在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一家日资企业上班的王丽也认为,如果单纯按照收入来划分的话,自己离白领依然有一定距离。而实际上,自己工作生活中接触到的圈子,又明明是一个白领圈。“我不知道该如何界定自己,但我认为自己应当属于白领。在我看来白领只是一个职业群体,是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并不完全体现在物质上。” 王丽说。
而在另一些高收入者眼里,拥有了白领标准线以上的工资,也不代表自己就是白领了。在他们眼里,白领是一种生活品质。面对急剧上涨的物价、房价,即便拥有一份外人看来尚可的收入,也不足以给他们自称“白领”的底气。
杭州一家外贸企业的业务员徐科每月收入能拿到5500-6000元左右,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日子并不轻松。“每月还房贷3200,养车要花费1500,这样算下来剩给我自己的就不多了。” 徐科笑称,自己连买衣服的钱都挤不出来,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始终穿着公司发的职业装。“白领白领,就是一穷二白。看着光鲜,实际没钱。”
对此,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宁表示,在中国,“白领”的界定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通常人们都会以工作的性质、收入和生活方式来综合区分。一般来说,在办公室里从事脑力劳动工作,工资处于社会中层,能过上比较体面生活的都可称作“白领”。但由于现在物价增长很快,白领要过上“体面的生活”实在不容易。
白领标准:挠到了谁的痒处?
对于“白领”这样一个非官方的软称谓,能不能按在自己头上本无伤大雅。况且所谓的白领标准还是一则假新闻,本该一笑置之。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份无关痛痒的白领收入标准,却几乎引起了各方的不满。
从事社会文化研究的朱秋霞告诉记者,“白领”这个词刚刚出现在中国的时候,社会上对这个群体还是挺羡慕的,觉得他们收入可观、体面得体,还有点清高的意思。但20年过去了,白领恰恰是就业最激烈的群体,随便一个职位都有几十上百人竞争。已经在岗位上工作的,还要不断充电,害怕被炒鱿鱼。
“加班是家常便饭,永远不敢跟老板提休假。睡眠质量差,大把大把掉头发。你说是不是我们这个群体都病了?”朱小姐说。“高学历、高收入硬币的反面,就是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竞争激烈。我一点也不稀罕白领这个头衔。”
另一方面,在大家对着这样一份“白领”榜单大费唇舌的时候,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从事媒体工作的陶小姐说:“白领又如何?白领就该特别高贵么?有些人就是喜欢玩概念、贴标签,什么金领、粉领,蓝领还要分什么普蓝、深蓝、锐蓝。然后对号入座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个群体对应一种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自我感觉就特良好。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我特烦这种‘端着’的生活态度。”
记者的几位农民工朋友一听记者提起此事,立马回了一句:“没事找事。”在杭州干过泥水匠、也送过水和煤气的江西人李三林说:“我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送桶水才给5毛钱,一个月收入2000块钱不到。什么时候每个月能拿到2000块钱,我就心满意足了,才不管人家将我归入哪个群体呢。”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青年学者方长春认为,以单一收入指标来划分某个阶层很难得到普遍认同。“白领”在国外可能仅仅是个职业的划分,但它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就带上了一定的社会群体意义,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生活、消费、休闲模式。“在他者看来,白领或许有很多共同特征,但在‘白领’自己,可能并不认同。他们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自视为工薪阶层。”
方长春说:“与其争论标准问题,不如关心其生存状态。白领标准争论,其实反映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社会各阶层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而一向被视为中等收入、生活品质较高的所谓‘白领’,在很多时候却成为最难受的‘夹心层’,矛盾尖锐,这也是这份榜单引起剧烈争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