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
a. 条纹(俗称筋) 站在冷端运行玻璃带的边部以不同的入射角可观察到。
细筋 呈亮线状,宽度<2mm,与玻璃基体有较明显界线的细筋,在线90℃入射角便可观察到。界线不明显的细筋,需以<90℃的入射角才可观察到。
粗筋 站在冷端玻璃带的边部可看到与玻璃基体不同的变形带,宽度约在2~5mm以90℃入射角(沿玻璃板法线角度),便可观察到。
b. 疖瘤 在玻璃板上,呈透明团状物,有的拖有筋尾巴,该区域使玻璃板产生严重光学变形。直径约为2~8mm,光性与基体玻璃不同,有的与玻璃有明显界线,大部分都与玻璃体无明显界线,外观颜色与玻璃无差别,有少部分有很浅的颜色。
形成原因
a. 配合料混合不均匀和分层。
b. 配合料细粉过多、结团(如石灰石细粉过多结团后多形成富钙质筋)。
c. 玻璃液均化不良。
d. 长石含有大颗粒(易形成铝、硅质筋)。
e. 碎玻璃液未均匀加入,造成玻璃液局部化学不均。
f. 凉玻璃液被带入成型流。
g. 配合料中挥发飞散的细粉,在熔窑上部温度较高处熔化后形成的液滴掉入玻璃液。
h. 耐火材料的玻璃相从原砖中渗出进入玻璃液(富铝质、富硅质都有)。
i. 碎玻璃中含有的尺寸较大的固体夹杂物,没有剔除,再次入窑后可形成疖瘤。
j. 对流紊乱,形成不固定的筋。
k. 搅拌冷却水温过低,可形成热不均匀的筋。
l. 池底或因其它原因产生的析晶进入温度较高的玻璃液流,晶体溶解所产生的条纹。(有时还伴随有晶体,从残余的晶体可签别条纹的种类)。
m. 熔窑两侧存在热不对称或料山、泡界线偏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