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7月份主要宏观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双双创出年内新低。数据显示,CPI同比下降1.8%,连续6个月呈现负增长,降幅且比6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8.2%,降幅比6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
“双负”且降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日表示,7月份CPI、PPI与6月份相比,降幅双双扩大。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高辉清表示,7月份的CPI降幅仍扩大,这超出预期。他认为,房价、粮价一定程度的上涨,应该会推动CPI降幅收窄。“当前CPI仍在下降原因可能在于商品零售价格在下降,如农村消费中,家电下乡等拉动中低价位的商品销售增长。”高辉清说。
交通银行研究部表示,食品类下降1.2%、居住类下降5.8%,这两者就影响CPI下降1.1个百分点。
此前,多家机构就预测,7月份CPI和PPI将继续呈现“双负”局面。
第四季度CPI或正增长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此前表示,上半年CPI平均下来是-1.1%,负数的状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到了四季度价格指数情况有可能会回升到正数,2009年全年物价的水平应当是在一种平稳低位的状态。高辉清也预计,CPI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实现正增长,但是整个下半年还可能保持负增长局面。
对于当前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有关机构已多次否认。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表示,今年1-6月份,我国CPI指数是-1.1%,PPI同期下降5.9%,现在还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
对此,高辉清认为,通胀压力是存在的,一方面去年高基数带来的翘尾因素,对CPI下拉作用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大量信贷存在滞后作用,将推动物价上涨。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物价与预期有一定的偏差。他表示,CPI从表面上看降幅加深,但是从环比数据来看是有所改善的,所以7月份应该是CPI的“拐点”,彻底转正应该会到四季度。“今年不会出现通胀,物价在全年为负,但是从价格变动来看,我们已由通缩预期转向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