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个股601886,江河幕墙最新的成交价是17.55元,微涨了0.1个百分点。23日时江河幕墙以17.85元开盘,随后股价在盘中均价下方弱势运行,但在两点半到2点38分,7分钟内股价快速往上拉,拉高到了17.93元,涨幅达到了1.79个百分点。很多网友发现,在之前大概七八分钟时,SOHO老总潘石屹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说“上海SOHO复兴广场项目的幕墙招标结束,我们优中选优,最后是江河幕墙中标,恭喜江河幕墙”。虽然这两件事可能纯属巧合,也可能是潘石屹一时兴起,但还是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潘石屹在微博上发布消息是否涉嫌违规,是否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营秩序?而另一方面,当有网友指出潘石屹需要被证监局约去喝茶,好好交待一下后面到底有怎样的背景时,潘石屹比较情绪化地回复说,“如果因为这条微博被证监会邀请去喝茶,我就会永远关闭微博,因为我以后什么话都没法说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潘石屹的态度?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田文斌进行分析。
田文斌:目前证券法中没有针对微博发信息的规定,所以违规谈不上,但会提出一个新问题,将来是否要对上市公司有关的信息渠道加以明示和规范,微博是否会纳入其中。还有,这确实搅动了股价,引发了市场的不公平,所以正要重视。最重要的一点,潘石屹后面的针对回答考虑不充分,鼓励了公开招标和优中选优,但在市场中又在不恰当的时间公布了信息,对股价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那么你就觉得我前面是正义,后面也一定是正义,实际上损害了部分持有股票的投资人的利益,所以他的态度需要反思。他有1300多万个粉丝,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你是为向你的粉丝负责,还是投资人负责。
潘石屹说,我不说江河幕墙也会公布,这个消息肯定是会公布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潘石屹在微博上反映比较情绪化,潘石屹应该是这样的逻辑:这是我的个人微博,不是SOHO集团的,我的微博我作主,通过个人渠道有什么不妥呢?应该怎么来看从他的角度的自辨?
田文斌:首先,从大的范围来讲,是贬了身份。潘石屹的微博是一个很强大的群体,1300万比证监会信息披露的媒体的读者量和发行量要高得多,微博是一个自媒体,你自己负责的同时也要对相关群体负责。第二,上市公司跟他的合作伙伴,如江河幕墙中标,按照规定得拿到标书以后才能披露信息,而你确实提前披露了信息,而且你不能三点以后再披露吗,不是所有人都在等潘石屹的微博,大家在接受信息时已经不公平。
从江河幕墙的角度,在这条消息之后,江河幕墙官方微博也发布了一条微博,感谢潘总的支持,说我们以后也会更多跟SOHO合作,更多打造精品等。这也涉及了另一个问题,上市公司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去做中标公告,它公布信息的程序应该是什么样的步骤。
田文斌:正常的是拿到标书以后才能公布,并不公开招标的过程一结束就可以拿到标书。原有的信息披露在新媒体、自媒体或微博时代,在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上应该更加提高,潘石屹事件本身对信息披露效率提出更多要求和挑战。
微博或自媒体发展到现在不过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已经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中小股民来说,类似的事情可能不是第一件,也必然不是最后一件。在这样信息爆炸,尤其是自媒体时代,大家可能有点横生枝节,标书没到,信息就已经出来了,而且在开盘时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中小股民应该怎么做?
田文斌:有些人的信息可信度比较高,尤其是潘石屹这样的人,尤其是自己公司招标。有些信息需要投资者加以甄别,管理层应该针对微博时代的到来面对新情况,更多对投资人负责,对此加以规范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