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媒体报道,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提交的“建材下乡 ”建议提出,“建材下乡”将采用品牌和经销商的双重准入制。具体来说,产品的准入制主要设三道门槛:首先是产品达到国标其次是绿色门槛,要求下乡建材环保达标,并配发“绿色建材产品标识”第三是产能门槛,要求入围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经销商既包括建材大卖场,也包括具体产品的代理商,入围“建材下乡”的经销商须符合一定的交易信用等级,具体标准可由各省市制定。
“大型企业将是最大获益者。”南安明超石业董事长黄明超分析认为,不管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还是内地农村,用高档石材装饰材料的意识已经提高,“建材下乡”政策一旦实施,无疑将进一步激活这种意识,届时应该会寻找一些具备一定规模,有影响力的品牌来运作,如果厂家连环保要求都不过关,还被纳入“建材下乡”范畴,显然有失公允。
就门窗行业而言,行业人士认为,“建材下乡”将缩小一线品牌与小品牌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差距。但是,农村市场需求并不像城市那么大,而品牌企业在城市市场布局还远没到饱和状态,因此“建材下乡”对门窗一线品牌的销售收入拉动不会太大。
开发经济型产品进军农村
早在2008年年底与2009年年初,门窗一线品牌企业就着手调整战略,搭“家电下乡”顺风车,布局国内三、四线市场。门窗企业首先要去开拓三、四线市场,国家加大农村建设力度,9亿人口的农村大市场有待企业去开发。农村市场不同于城市市场,企业要考虑农村消费对象的承受能力,比如价格定位,产品性能等等,企业应该有这种意识。
同时,企业界也产生共鸣。一家一线品牌企业的总裁在2009年度经销商大会上发出这样的号角:下一步将重点开发三线市场,加快县级市场及城镇市场的网点开发速度。有企业甚至在去年4月就率先打出“门窗下乡、实惠到家”广告语,启动优惠大酬宾活动。纵观2009年,“下乡”,成为国内门窗品牌企业金融危机下的主基调之一。
渠道战略调整迫在眉睫
在门窗行业,三、四线市场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战场”早已成为共识。2009年,大量吸纳营销人员成为国内门窗企业招聘的一大特色。“随着大规模的生产线整修后,加大了针对三、四线市场的产品生产,由于企业营销网络在这块市场上存在很大空白,因此在营销人才方面下了很大力气。”门窗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如是说。
门窗企业主要布局国内大中城市,扎根大卖场,一些资金薄弱的门窗供销人员则渗透到县级和欠发达的地级市,填补品牌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建材下乡”真正实施,无论是产品入选还是渠道布局,行业协会的作用将得到凸显。一线品牌企业推出针对农村市场的经济型产品,摆在第一位的是确保市场覆盖率,而非利润。品牌产品价格高,做品牌的企业“下乡”过程中要与普通产品竞争,下调价格的压力显然要大得多。
因为本身产品定位就是农村市场,建材下乡对小品牌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作为大品牌来说,既要维护品牌形象、保证质量,要进军农村市场,就意味着要将价格下调,需要国家财政补贴来解决这个难题。也有人士认为,无论是门还是窗,习惯于做工程的大品牌企业在“下乡”时,更符合农村市场的销售渠道的布局如何跟进,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