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锁最显著的功能优势就是其内外锁定分离功能,即门外受控、门内常开,有效解决了安保和逃生的矛盾。国家标准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12条第4款明确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或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美国NFPA101《生命安全规范》中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动作”出门的逃生要求。
采用机电一体锁,由于门内人员始终可以随时一个动作开锁出门,解除了门内逃生的后顾之忧,用户就能根据需要放心选择门外采用断电开型或断电锁型。如会议室门或楼梯间门,可采用断电开型机电一体锁或机电一体逃生装置,有助于火警时断电后,人员的双向逃生,或营救人员的反向进入。而在库房、设备间、财务室、档案室、重点办公室等高保安场所,就可以采用断电锁型机电一体锁。无论是火警时断电,还是平时意外断电,或人为破坏断电等情况下,既不影响室内人员逃生,又有效防止了非授权进入。此时合法的门外进入可以通过机械钥匙开启来实现。通常该钥匙会纳入整栋建筑物统一的机械总钥匙管理系统,由专人负责管理。
相比之下,电磁锁无论是直吸锁还是剪力锁,都只有断电开型,虽然可以满足逃生功能,但显然不能使用在高保安场所。断电开型的电插锁同理。而断电锁型的电插锁,又不能满足逃生功能要求。同样断电开型的电锁扣不安保,断电锁型的电锁扣不能逃生。只有配备了门外把手永远固定不动、门内把手永远常开的美标储藏式功能机械锁的断电锁型电锁扣,方能基本达到既安保又能逃生的要求。传统电控锁不能解决安保和逃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不是内外锁定分离的,要么内外同锁,要么内外同开。这是其无法克服的原理性缺陷。
此外,即使是断电开型的电插锁,理论上是满足逃生功能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当多人挤压在门上时,常常由于插销与锁扣板孔之间有较大间隙而导致插销因受压后不呈竖直状态而不能缩回。由于电插锁的这一缺陷,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均大量减少。
其次,机电一体锁的功能优势也体现在其状态监控信号的准确性上。门禁系统要求的监控信号除了门状态信号外,主要是有效锁定信号和出门动作信号。电磁锁的磁吸力监控开关大多在磁吸力达到额定磁吸力的60%时就会动作。而电锁扣的锁舌监控开关是设在电锁扣内的,是机械锁舌伸出后再压到电锁扣内的簧片开关上,经二次机械动作的传递产生的监控信号,可以说不是直接状态信号,而是间接状态信号,误报或不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例如,当电锁扣内的簧片开关被异物卡住或人为粘住在压回状态,门禁系统收到的监控信号就一直是有效上锁状态,此时机械锁舌可能根本就没有伸出。至于出门动作信号,传统电控锁都是靠出门按钮来提供的。前文已讲过,传统电控锁中能解决安保和逃生的矛盾的,只有配置门内把手常开型机械锁的断电锁型电锁扣。当使用此类产品时,没有人会先按出门按钮再开门,出门动作信号当然就无从采集。
而机电一体锁的锁舌监控开关是直接连在锁舌上的,直接由锁舌伸出和缩回的动作而产生,完全反映锁舌的真实状态。机电一体锁的出门监控开关是直接与门内把手或逃生装置的推杠相连的,转动门内把手或推动推杠的瞬间即同时发出出门动作信号,既符合一个动作出门的逃生规范要求,又准确提供了出门动作信号。
第三,机电一体锁的功能优势还体现在其防火功能上。国标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5.2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防火门既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的主要物体之一,又常是人员疏散经过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需要开启的门”,“为尽量避免火灾时烟气或火势通过门洞窜入人员的疏散通道内,应使防火门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或在火灾时以及人员疏散后能自行关闭。”可见防火门及其防火锁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防火分隔,二是人员逃生。其中人员逃生是短时动作,防火分隔是长期要求。应用于防火门的门禁电控锁,同样应遵守上述规范。规范中的“关闭状态”和“自行关闭”,应理解为有效关闭。所谓有效关闭,即不仅门扇要处于00关闭状态,门锁也要处于上锁状态。因为火灾时防火门向火面和背火面会有很大的正负压差,闭门器是不能抵挡这一压力的,如果门锁不在上锁状态或锁扣状态,门仍然会被压开一定角度,导致防火分隔失效。
火灾断电后,电磁锁完全失效,断电开的电插锁和电锁扣同样不能上锁,只有配常开门内把手的断电锁型电锁扣才能既满足人员逃生,又能在门重新关闭后达到锁扣状态。但电锁扣的耐火时间即这种锁扣状态又能保持多久呢?本文下面会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而机电一体锁,无论断电开型还是断电锁型,无论通电还是断电状态,一旦门扇关闭,锁舌和机械锁扣板立刻进入稳定的锁扣状态,同时防拨插保险舌工作,有效防止主锁舌的回缩,且门内把手常开。完全符合规范对防火锁的功能要求。
综上所述,在安保和逃生、防火以及信号反馈等三项功能上,机电一体锁较之传统电控锁都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