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狼烟四起,我国沿海地区五金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大量的库存无法出货,大量货款无法回笼,大部分企业直接选择了倒闭,但很多五金企业还在坚持,通过自己的努力,精简结构,助推企业的发展,那么五金行业应如何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新华社评论员在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发表的一则《做好扩大内需大文章》的评论中明确分析道.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曾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但成功地化解亚洲金融危机的风险,而且有效地应对了世界经济减缓的冲击。同时指出,8年前的2000年,国民经济出现重大转机,扭转了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几年以来,依靠投资和消费的强劲增长,削减了外需不足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是五金行业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加快发展的良策。据有关资料统计,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持续下降,"六五"时期为64%,"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分别下降为58.7%、50.6%和47.8%。近年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较大。2000年、2001年,农村人口分别为城镇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则只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47.5%、32.8%。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比较低,而且呈相对下降趋势。城镇地区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在扩大。一些常见的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商店滞销,而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却很低。可见,扩大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还很大。 健康的渠道对企业至关重要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居民消费是消费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有效扩大消费。二是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外,还有消费对象、消费环境、消费者支出预期和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 因此,作为五金企业需要研究,怎样把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除了理念外,更为重要的是注重研制出适合国内消费市场的产品,开发出适合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各类消费产品。当适合市场的产品推出并建立起品牌信誉后,健康的产品推广渠道,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我国政府早就出台政策鼓励扩大内需,希望从政策角度引导企业发展内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前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一位工具企业老总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不是不想做国内市场,而是不敢做。他早在1999年时,就曾专门抽调人力财力发展国内市场,在重点城市设立经销处,并与一些经销商进行合作,但结果却让他始料不及,用他的话说是遭遇了一次滑铁卢惨败。从此他就断了内销的念头,专心做出口,而企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 这位老总发展国内市场的经历,在五金行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曾经信心满满,在遭遇失败后"十年怕井绳"。但深究其失败原因也有一定必然因素。 内外原因制约企业建立完整渠道 从外部原因看,国内市场对一些五金产品消化能力有限,以工具五金为例,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的确与国外有较大区别。其次,国内经销商队伍尚处起步阶段,水平参差不齐,拥有一定实力同时具备良好信誉的经销商不多,这使得企业不敢放心将销售重担交给他们。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