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与布鲁塞尔方面就光伏组件贸易纠纷达成一致协议,将限制中国企业今后在全球最大光伏市场——欧洲的增长前景,这也迫使中国企业扩大其在国内、美国及日本等新兴市场的销量。
据solarzoom报道,中欧光伏贸易纠纷已经威胁至葡萄酒和钢铁等范围更广的贸易战争,而中欧双方达成一致的消息促使中国上市光伏组件制造商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一的股价上涨,而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7个百分点。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高管孙海燕表示,中欧双方最终达成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利好消息。我们将专注于快速开拓其他市场,例如中国、日本和美国光伏市场。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中国光伏制造商的组件出货总量达到22至23GW。据业内分析师透露,预计全球光伏组件需求总量为35GW。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未来的发展可能在中国国内市场、日本、美国、中东和南非地区。
市场咨询机构IHS高级分析师GlennGu表示,今年中国光伏组件的需求量将会达到7至8GW,而日本和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分别将达到3—3.5GW和2GW。
虽然欧盟光伏协议的附属细则尚未公布,但据一名欧盟消息人士透露,已经确定中国企业出售至欧洲的光伏产品最低价格为每瓦0.56欧元,年出口上限为7GW——这大约是欧盟2012年15GW需求总量的一半。
因担忧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企业顺应可再生能源市场增长势头,2009年至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增长了四倍,达到55GW。但是全球经济危机与欧洲区瘫痪迫使欧盟政府撤销原本慷慨的产业补贴。随之而来的是,廉价的中国进口光伏产品促使众多欧洲光伏企业纷纷破产。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欧盟设定的限制条件,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将加快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而出口量已经达到6.5GW。去年,销往欧盟的中国光伏组件销售额已经达到210亿欧元。
目前尚不清楚欧盟设定的中国组件年度配额是否囊括了上半年的出货量,但是继4月至6月出货量激增之后,预计本季度发往欧洲的组件出口量将有所减少,库存增加量约为2GW。
中国光伏产能
本月月初,中国政府宣布计划到2015年将光伏发电装机量增长四倍,达到35GW的规模,此举显然是为了缓解组件产业的大规模供应过剩,并且削减对煤炭发电的依赖。
但GlennGu和其他分析师对此表示了质疑,考虑到目前产业补贴的不确定性、中国地域性的能源失衡以及缺乏可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将如何启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呢?
Gu表示,作为中国光伏组件产业整合的一部分,大约100多家组件制造商或许将会破产。而业内的领航者——其中大部分是在美上市光伏企业以及供应高品质组件和更加产品质保的企业——将成为最终的赢家。
分析人士表示,过去5年以来,全球光伏产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仍然削减了大额的补贴。太阳能发电仍然不能称之为一种高效的能源类型,而且十分昂贵——安装35GW的光伏发电系统可能将耗资约500亿美元,外加按照光伏发电企业与政府签署的长期电力购买协议所需的补贴。
国网能研院副总工程师白建华表示,太阳能发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光伏发电成本必须进一步下降。
他日前向路透社表示:“现在不是大规模启动光伏发电的时机。现在只是实施一部分项目,同时推动技术升级的时候。”